•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沉沉的成绩单
  • 沉沉的成绩单

    时间:2018-01-23 16:17:42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郑荣林

    2017年11月2日,南昌市西湖区财政收入历史性突破100亿元大关,成为全省首个财政总收入过百亿的城区。

    没有机器轰鸣声,更没有厂房、烟囱,被称为“空中开发区”的楼宇经济,占全区财政总收入的近“半壁江山”。“西湖区地处寸土寸金的南昌市中心城区,必须向空中要效益,让每一栋高楼大厦都成为一个园区、一家大型企业。”西湖区有关负责人说,2017年,全区有8栋楼宇税收达亿元以上,17栋楼宇税收达千万元以上,平均每平方米税收达2402元。

    一栋楼创造的税收超过一个大型企业,这是江西现代服务业“聚变”的一例缩影,也标志着我省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大趋势。

    2017年,江西经济总量已迈上2万亿元台阶,产业结构出现“农业比重历史性降到10%以下、服务业增加值超过工业比重”两个转折性变化,这充分表明,江西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由要素推动到创新驱动转变、由量的积累到量质双升转变的新阶段。

    “GDP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这充分反映出江西在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推进转型升级中,收获了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的新跨越。”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研究员刘镇说,在经济结构变革的大潮中,第三产业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江西服务业在快速发展中,已涌现出诸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六次产业”,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2017年,我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占GDP比重9.4%,首次降至10%以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保持全国领先、中部领跑势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比第二产业快2.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3∶47.7∶42.0调整为9.4∶47.9∶42.7。

    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是我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创新驱动,狠抓改革攻坚,深化开放合作,走出了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增势趋稳。GDP稳定在中高速增长区间,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5.1和2.1个百分点。表明在国内外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省经济稳定运行韧性较强,发展基础较好。

    ――供需趋衡。从供给角度看,三次产业发展更趋协调,农业稳定向好,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4%,占GDP比重9.4%,首次降至10%以下;工业稳步推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保持全国领先、中部领跑势头;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比第二产业快2.4个百分点。从需求角度看,三大需求增长更趋平衡,投资平稳增长,消费持续较旺,开放型经济增长较快。

    ――质效趋优。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下降,效益明显改善,高耗能行业增长趋缓,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5.1%,较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低于全省规上工业增速4.0个百分点。

    ――环境趋好。创业环境积极向好,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26.4%,平均每天新登记1361户。工业用电量、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等先行指标稳中向好,经济支撑作用增强。

    省统计局副局长韩志生说,去年我省经济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增势趋稳、供需趋衡、质效趋优、环境趋好,这反映出我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好转,整体发展形势好于预期。

    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尹小建认为,更为可喜的是,江西第三产业的“跃进”,是在农业、工业都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既体现出服务业的后发优势,也体现了江西适应新常态、贯彻新理念,有效实现动力转换和结构升级的成效。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一、第二产业的支撑,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第三产业的支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将为江西经济更加健康、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发展提供更大动力。

    进入新时代,抢抓新机遇,江西正沿着高质量发展的航道跑出加速度,书写新时代的发展新答卷。

    本报记者 郑荣林 实习生 聂杨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