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 西藏非遗保护专项资金13年投入约3亿元
  • 西藏非遗保护专项资金13年投入约3亿元

    时间:2019-03-02 19:55:55  来源:  作者:

    新华社拉萨2月28日电(记者李键、田金文)记者从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获悉,2006年以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累计投入非遗专项资金约3亿元,西藏一大批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各级非遗传承人补助经费明显提高。

    珠峰藏戏沉浸水乡乌镇 在浙江乌镇西栅景区的安渡坊码头广场上,观众观看西藏迥巴藏戏队出场(2018年10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据了解,2006年至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1.95亿元,用于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记录以及扶持开展传习活动等;自治区财政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从2008年的每年20万元提高到现在每年1200万元,累计投入超过8000万元;各市(地)和县级财政每年也把不少资金用于非遗保护。国家、自治区、市(地)、县四级非遗项目焕发生机。

    在浙江乌镇西栅景区的安渡坊码头广场上,西藏迥巴藏戏队表演藏戏《顿月顿珠》(2018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西藏加大对藏戏、格萨尔两个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累计投入逾1500万元,重点开展了对民间业余藏戏队和格萨尔艺人的保护和扶持工作。民间藏戏队由不足50支发展到140多支,藏戏艺人近3000人,格萨尔说唱艺人近100人。

    西藏自治区群众艺术馆馆长敖超介绍,经费的持续投入下,非遗传承人生活和演出条件明显改善。2016年起,国家级传承人补助经费由此前的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到2万元,自治区级传承人补助经费从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1万元。

    藏医药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明珠(左一)在西藏山南市藏医院里给徒弟们讲解藏医药浴治疗流程(2018年1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摄

    西藏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非遗项目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截至目前,西藏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6名、代表性项目89个;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50名、代表性项目460个;市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79人、代表性项目1851个,基本形成了国家、自治区、市(地)、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