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资讯 > 军事新闻 > 回望百年杀戮现场,今人需要明白什么?
  • 回望百年杀戮现场,今人需要明白什么?

    时间:2018-11-13  来源:环球网  作者:张海潮

    德国和协约国军队作战能力的高低并非完全是训练水平造成的——讽刺的是,英军士兵因屡次参与殖民战争,其步枪射击精度反而是各国中最高的。

    第一:尽管德国被协约国视为“压制国民自由”的军国主义国家,但德国却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福利制度的大国(最初级的),起码能做到每个国民不被饿死。况且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使得国民极度爱戴自己的军队,或者说是有一种“军民鱼水情”,这和协约国更重视军队的专业性和职业化是非常不同的。于是战争开始后就出现了一种“奇景”:福利制度下身强力壮、士气高昂的德国兵长途奔袭追击着被自由资本主义搞得面黄肌瘦、士气低落的协约国士卒。

    第二:协约国那些几乎是榆木脑袋的军事领袖在很长时间内基本上都不能理解新式装备对作战的意义,更别谈娴熟运用了。不开玩笑地说,这些新式武器能够如期进入战场,还真得感谢这些历史名将们的“心胸宽阔”。

    大战尚未爆发的某年,法国将军斐迪南•福熙(大战后期晋升协约国总司令)在一次观看飞机表演时,对这种刚出现不到10年的潜在武器轻描淡写地说了句,“(驾驶飞机)是一项很不错的运动,但这玩意儿对陆军来说毫无价值。”

    飞机的功能随着战争的推进得以迅速多样化,从侦察敌情、火炮校准到空中对战、对地攻击,协约国和德国都曾一度掌握战地制空权。但飞机的战场运用依旧受到将军们陈旧观念的制约,即使是德军方面也同样如此:

    “米歇尔攻势”期间,德军高层居然没有使用大量的飞机去轰炸溃退中的英法军队;

    英国海军航空队司令休特请求海军部批准建造200架鱼雷攻击机,后果是他本人被调离岗位;

    英国海军航空队想派出飞机直接轰炸德国的军火制造中心,结果被一贯敌视新事物的陆军高层直接否决;

    英国航空委员会建议海军应在法国保有200架轰炸机,可是遭到了黑格的书面反对,而且措辞十分强烈;

    相比飞机而言,能够彻底终结“堑壕+铁丝网+机枪”战争模式的不二装备——坦克——其发展更是在顽固的军方和守旧的官僚阻挠下举步维艰:

    1911年,一位酷爱机械制造的英国水道工人将自己设计的“初级”坦克送到陆军部,后来石沉大海,这并不奇怪。可笑的是,一战结束后陆军部对此事的卷宗被翻出,上面只有一句批语:“这家伙疯了!”

    1914年,军事家欧内斯特•斯温顿向英军总部提出开发坦克的建议,可总部没有任何答复;随后“帝国国防委员会”秘书莫里斯•汉基又向陆军大臣、绰号“王中王”的霍雷肖•基钦纳伯爵提出类似建议,也同样不被采纳。

    即使后来坦克投入战场,由于英国将领根本无视使用规则,甚至是想当然地胡乱使用,导致其功能大打折扣。在康布雷之战以前,军官们对步坦协同的战术是一知半解;更滑稽的是,在巴斯青达之战中,黑格不顾佛兰德斯地区暴雨成灾和排水系统毁坏后遍布沼泽的地形,命第五军团和第二军团共15万大军发起进攻,结果坦克和大量步兵陷入泥沼中,惨遭德军屠戮。这场标志着第三次伊普尔会战惨淡落幕的一役,成为了英国军事史上“最为痛苦的一页”。

    “米歇尔攻势”和巴斯青达之战同样有着非凡的意义:唯武器论永远都是荒谬的,人的因素始终占据首位;但也决不能对新式装备熟视无睹,甚至是激烈抵触,要充分信任并勇于、善于运用新武器、尤其是那些划时代的革命性装备。

    必须夺取历史话语权,但前提是先赢得战场上的胜利

    任何战争,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一战同样不例外,国际研究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英美手中,这必然导致大量的事实和观念被蓄意扭曲。比如在战争罪魁等问题上,就存在着太多的误解。

    战争的罪魁是德国吗?相信即使是很多受过历史教育的人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如果从最早宣战的角度看,的确是德国。但其实这个标准值得商榷。

    斐迪南大公遇刺后一个月,即1914年7月23日,为入侵塞尔维亚,奥匈帝国发出了令贝尔格莱德无法接受的最后通牒,但后者绝非孤立无援。7月24日,塞尔维亚摄政王亚历山大王子向他的最强盟友、沙皇尼古拉二世发送紧急求援电报——事态全面升级——法俄于1892年缔结军事同盟条约,而德奥两国早在1879年就已经是盟国。一旦俄国为救援塞尔维亚而攻击奥匈帝国,那么德国必然会出兵迎战俄国,俄德交锋,根据法俄协约,法国必须以全部兵力攻打德国,如此整个欧洲大陆都将陷入无尽战火。

    在入侵塞尔维亚问题上,德国对奥匈帝国的支持是建立在一个致命误判之上的:风雨飘摇的俄国因担忧内部革命而不会对外用兵。可是1908年奥匈帝国并吞波斯尼亚以及当时沙皇在德国军事威胁之下转而忍气吞声的耻辱,促使急于雪耻的俄国人这次决定铤而走险——7月28日维也纳向贝尔格莱德宣战,7月29日上午11点,俄国开始动员和奥匈帝国接壤的四个军区,到了下午,在总参谋部将领和外交大臣谢尔盖•萨宗诺夫的怂恿下,居然开始了国家总动员——这是走向战争的致命一步,因为这就表明俄军将同时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几乎在第一时间,德皇威廉二世与沙皇尼古拉二世通信,迫使后者在入夜后一度取消总动员令。可是萨宗诺夫和军方再次恳求备战,结果到了7月30日早晨,总动员令恢复。

    站在俄国的立场看,作为一个幅员极度辽阔且没有完全实现工业化的穷国,如果不提早进行总动员,而是等到工业实力强劲的德国动员时再采取类似行动,那么必然会在战备上严重落后对方,从而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被提前摧毁。但是从德国方面分析,要是眼睁睁看着俄国进行总动员而无所作为一段时间,那么即使以后再动员,则很可能会像龟兔赛跑那样真的落在对手后面——7月31日,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争机器,德国重装上阵,正式总动员。

    东线战云密布之际,法国态度则较为微妙。7月29日,也就是俄国开始总动员的那一天,刚刚访俄归国的法国总统雷蒙•普恩加莱向沙俄驻法大使亚历山大•伊兹沃尔斯基(1908年俄国准备默认奥匈帝国并吞波斯尼亚,以争取德奥支持其控制土耳其海峡,但后来奥匈帝国失信,俄国在德国的威胁之下屈服。

    不久,伊兹沃尔斯基作为外交失利的替罪羊被免去外交大臣职务,转任驻法大使)承诺将履行“法俄军事协约”,但他也呼吁要将塞尔维亚冲突控制在巴尔干半岛之内。可是,俄国的坚定态度使得法国不得不迎难而上——要是这一次法国依然像1908年那回袖手旁观,那么法俄的同盟条约将彻底作废,届时法国就不得不独自面对“凶残霸道”的德国——普法战争后奥托•冯•俾斯麦外交战略的核心就是孤立法国,他竭尽全力推动“俄德奥三皇同盟”以阻止法俄结盟,直到1888年威廉二世上台后将这手好牌彻底打烂。

    7月31日,德国分别向圣彼得堡和巴黎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12小时内取消针对德奥的军事动员,要求法国在18小时之内宣布中立:前者没有答复,后者用行动答复了——8月1日下午,法国总动员。

    8月1日,德国对俄国宣战;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随后,根据1905年制定的“施里芬计划”,按照“先法后俄”的战略方针,百万德军陆续涌入比利时,准备从低地国家攻打法国。

    令柏林感到意外和震惊的是,8月4日,英国以比利时遭到入侵为借口,对德宣战——德国政府本以为英国至少会保持中立,甚至有人还认为英国会支持德国,就像1756年至1763年的“七年战争”那样。

    尽管英国可以无视同法国和俄国的协约,但数十年来德国和大英帝国已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全面的殖民地、经济和军事竞争,特别是德国自1898年启动规模空前的海军扩张计划和对布尔人反英运动的热烈支持,使得英德关系急剧恶化:为了保卫本土,英国舰队已经集中在北海附近,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线交给了法国海军维护;为了保证印度的安全,印度北部的陆路交通还得仰仗俄国的善意。如果英国顽固坚持中立的话,法俄协约最终赢得战争,那么势必会对英国反攻倒算;德奥同盟主宰欧洲,则等同于出现又一个拿破仑帝国。

    英国的参战对德奥同盟来说是致命的:皇家海军的大洋封锁战略逐渐加剧了德国各类物质资源的紧张,后者为打破封锁,以“无限制潜艇战”攻击所有北大西洋上航行的船只,目的是对英国进行反向孤立——不仅战争物资要靠海运,英国粮食也依赖进口,一旦断粮超过3个月,就容易发生饥荒,从而动摇继续战争的意志。可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海上袭击最终让蠢蠢欲动的美国获得了对德宣战的绝佳借口——当200万美国远征军在1918年最后几个月中尽数到达法国后,德国终于崩溃了。

    追根溯源,协约国之一的俄国进行的总动员,才是一战的真正导火索。

    所以说,只有赢得战争,方能拥有记录历史的执笔权。

    关键词:巴黎和会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