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资讯 > 国际评论 > 苏长和:讲好“中为外用”的案例和理论
  • 苏长和:讲好“中为外用”的案例和理论

    时间:2017-05-05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赵建东

    前些日子读到一篇论文初稿,探讨的是如何将某西方国家大城市的社会安全治理理论,应用到上海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善当中。笔者读后顿时心生疑惑:那个外国大城市的人们夜晚出门时都没有安全感,怎么能把它的所谓社会安全治理理论给一个已经很有安全感的中国大城市作为借鉴样本呢?这个逻辑显然弄反了,倒是中国在社会安全治理方面的一些好做法,值得对方借鉴才是。

    笔者有次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机场转机时,同一个在非洲某国建设开发区的中国工程师聊天。谈起那个非洲国家的开发区建设,这个工程师说该国政府受到教条的西方经济学影响,认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就是“真理”,因此在他所在的中国工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连“三通一平”(即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的前提条件:通水、通电、通路和场地平整)这样的基础工作都不想做,认为那些都应该等着市场去做,政府只管坐地收税就行了。无奈之下,中国企业邀请他们的官员来考察中国的开发区,向其展示政府在开发区建设中如何积极有为地做好“三通一平”等基础性工作,才使他们明白要想搞好发展,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更有为的作用必须结合起来。

    向人类一切优秀的且对自己也是合理的东西学习,是一个民族自强自立的重要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外为中用”,这也是中国道路取得非凡成就的一个原因。但人类文明从来都是交流互鉴,既然是互鉴,那么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许多好的做法,同样也可以为他国发展所学习和借鉴。过去我们“外为中用”讲得多了一点,总觉得讲“中为外用”底气不足。现在则是两方面都可以讲、也应该讲。

    要想讲好“中为外用”的理论和案例,哲学社会科学亟需转变观念,即从单向的借鉴转变到双向的互鉴思维上。为此,首先要把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实践提炼成标识性概念体系,形成一套自洽的知识体系。

    笔者在同不少发展中国家学者交流时,发现他们对你用西方那套概念体系讲发展问题根本不感兴趣。对于那套知识体系,他们可能比中国学者还要熟悉,甚至背得滚瓜烂熟,但坦白来说这套体系现在不太管用,遇到不少问题。他们真正感兴趣和最想听到的是中国在国家治理上的理论是什么。

    另外,现在在华的外国留学生日益增多,其中不少是学哲学社会科学的,他们来中国也不是要在课堂上学西方那些二手知识,如果那样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到西方国家大学去学原汁原味的。他们来中国留学,真正要学的还是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了解支撑中国道路的知识体系。对于我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建设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外部促进因素。

    把自己的发展道路提炼成一套概念体系和知识体系,再将其放到世界上去检验,这就是中国理论的国际化过程,或者说是“中为外用”的过程。何为国际化?不只是把别人的东西照搬过来就是国际化,同时也要将自己的东西从特殊变成一般,将自己的东西嵌入到别人那里并变成世界的,这才是国际化。

    正因如此,我们要善于用在本土有益实践基础上提炼出来的概念和知识去解释别人,只要解释得通而且解释得有道理,你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可以走出去。同时,只要来华留学生觉得中国这套知识体系对他们自己国家发展具有借鉴价值,他们也会主动将在中国学到的这套概念和知识体系介绍回去。

    对外讲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知识,并不是要搞意识形态输出,也不是将自己的知识生搬硬套到别人那里,而是增进别人对中国在探索人类政治文明新成果上的理解,有时也可以刺激其对自身发展道路选择的思考。现在,不少国家都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路径和规划很感兴趣,不乏想要借鉴的。但中国发展规划是有前提的,比如中国政党制度保证了发展规划可以一届接着一届干下去,有的国家虽然也有发展规划,但由于照搬了多党竞争制度,导致“部分反对部分”“一届反对一届”,发展规划执行的不连贯不理想。类似这样的治国理政经验和知识,对他国政治发展道路选择其实具有反思效果。

    回到一开始举的两个事例上,前一个是凡事取经的心态,后一个是主动传经的心态。前者的极端就是好用外来概念和理论解释中国,而后者则是致力于用从中国本土实践提炼出来的概念和知识,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解释别人,在帮助别人发展过程中传播中国知识。现在仍有很多时候我们是在自己束缚自己,觉得自己没有理论没有概念,只有西方有理论有概念,别人的一个概念一句话就成了某某理论,而自己的东西总是不敢讲出去、推出去。后一种方式恰恰是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有所忽视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走出去”大有可为的地方。(作者是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