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我们的高考记忆 】学好本领 才有饭碗
  • 【我们的高考记忆 】学好本领 才有饭碗

    时间:2017-06-09 21:26:11  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首席记者 张鹏伟

    我们的高考记忆

      小档案

      考生姓名:贺志云

      考生籍贯:湖南攸县

      高考时间:1998年7月7-9日

      考生年龄:18岁

      录取院校:西北民族学院医学系

      录取比例:3人中录1人

      就业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1998年,中国改革开放越发深入,国际影响力剧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憧憬着加入这一场时代变革。和想象的一样,这一年的高考来临,让考生贺志云激动万分。这一年高考,高校开始扩招,大学“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的转变,让考生贺志云开始焦虑。

      学好本领 才有饭碗

      备考 复习前要帮父母干活

      贺志云,湖南株洲市攸县人。

      父亲是工人,母亲没有工作,这样的家庭供养学生还是很不易的。为了贴补家用,父母摆起了小摊。备考期间,贺志云放学回家帮父母忙活两个小时,然后才抓紧时间复习功课。

      1998年是恢复高考21年,也是高考并轨、扩招才开始的时候,相比1978年,高考更加完善,所学及所考的知识点多了许多,高考人数也成倍增加。

      贺志云听说高考是很可怕的战场,紧张、封闭、像火炉炙烤。而等到高考来临,虽然不及1977年,但仍然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宏大场景。

      1998年7月7日至9日,高考开考。理科生贺志云在攸县第五中学参加考试,分别考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化学。

      贺志云报了湖南医科大学和西北民族大学,最终被西北民族学院光荣录取。

      大学 包夜上网好多人荒废学业

      学医很苦,要想出人头地必须在大学里刻苦学习。医学生的课是最多的,要背的东西最多,除了每天8小时的课程,贺志云还要在教室、图书馆里度过大部分的课余时间。

      贺志云宿舍住着8个人,分别来自8个省份,晚上打扑克、聊天,不同的生活习惯却彼此融洽、相互帮助。那时候,早上7时要出操,当然有人也爱偷懒,大家最喜欢下雨或是下雪了,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躲过出操!贺志云还参加了学生会,担任学习部部长,不仅和部门成员pk学习成绩,还编排小品、表演相声,学习各种民族舞蹈,甚至逼迫自己参与主持、演讲,培养胆量。

      大学5年,贺志云成绩名列前茅,一直是学习标兵、优秀班干部,更没有挂科,很早就通过了英语4、6级考试,英语口语算是他的特长。那时候,电脑刚刚流行,好多同学也爱玩电脑、包夜上网,因此挂科、荒废了学业。每年暑假,为了减轻家人负担,贺志云都不回老家,在兰州带家教、勤工俭学。

      倡议 大学生不该丢掉好传统

      1998级的大学生已经不包分配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因为医学专业性很强,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平,贺志云选择了继续深造。他先后在兰州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又前往美国Ohio大学、Oklahoma大学学习,最后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完成了博士后流动。

      对于两个时代大学生的对比,贺志云说:“尽管时代给我们更高的平台,但也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觉得现在的大学生不应该丢弃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刻苦学习,掌握知识,苦练本领。”

      采访贺志云是艰难的。作为医生,他是优秀的,每天有做不完的手术和工作,只能在很晚的时候和记者聊聊高考,聊聊青春岁月。

      贺志云现任兰大二院结直肠外科主任。首席记者张鹏伟文/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