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干头
  • 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干头

    时间:2018-06-04 17:43:28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练 炼

    中国江西网讯(徐元峰 谢 凯 本报记者 练 炼)九江市柴桑区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重要立足点,强化“党建+”理念,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近年来,柴桑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创新“评星定级、五星创评”机制,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以“评星定级、五星创评”为总抓手,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服务功能,全区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结合自身职能亮承诺、转作风、作表率,特别是把“五星创评”与抗洪抢险、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涌现出一批五星党组织和党员。江洲镇党委在洪水面前不畏艰险,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夜以继日投身抗洪抢险,被省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90后大学生村官、新合镇涌塘村党总支书记李洪亮不忘初心,扛起富民兴村的重担,使涌塘村从一个“穷乱脏”的移民村变成省级生态村,他本人更是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省党代表。

    为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该区制定村级干部报酬待遇提升、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达标和集体经济发展攻坚等“三项计划”,全区124个村(社区)党群服务场所建设水平全部得到提升,新建村级党群活动中心35个,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实现增长。同时,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把450余名基层致富能手充实到村“两委”队伍中,有效提升农村党组织引领服务能力。

    推动村民自治实践

    柴桑区把推动村民自治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强化“党建+”理念,不断创新乡村治理。

    该区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红色基因,利用闲置校舍、村部、革命旧址等资源,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和农村“五老”教化作用,打造特色班,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江洲镇官场村建立农耕文化体验馆,帮助村民留住乡愁记忆;城门乡白合村舞蹈队自编歌舞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受群众欢迎。同时,注重乡村人才培养,建立机关、农村、园区党组织三方联动人才培养机制,去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10期,培训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特种养殖等8大类基层基础人才1.8万人次,为园区企业输送技术农民1.3万余人,370余人成功创业。

    与此同时,该区还引导各村成立村民理事会,按照村务协商“六步法”解决村内事务,实行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有效解决了基层末梢管理失序、道德失范等问题,提升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自觉性。沙河街镇青峰中心村针对人口多、矛盾多等现状,建立党员包片联系制度,带动村民共同参与村庄治理,成为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和谐村。

    助推乡村产业发展

    “周末休闲哪里走,一路向西港口游。春尝草莓夏赏荷,秋摘葡萄冬观鹅。”这是流行在当地群众中的一首顺口溜,也是柴桑区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生动写照。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点。该区积极探索“党建+资源合作”模式,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夯实农业项目招商基础,用抓工业招商的办法抓农业招商,大力发展优质高效新型农业。目前,全区已成立资源合作社37家,入社700余户,户均增收2800元,初步形成港口草莓、岷山蜜橘、新合中药材等“一乡一品”特色产业,培育了以仙客来等为代表的一批三产融合农业龙头企业,2017年实现6个贫困村整体退出、274户贫困户精准脱贫,推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升级、农村进步。

    该区搭建城乡互动平台,吸引城市居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港口街镇开辟现实版QQ农场,吸引了300余名城市居民参与。江洲镇着力打造油菜花海、风车麦浪、阳光沙滩等“江洲十景”,年初成功举办首届旅游文化节,10万余名游客慕名前往观光游览。新合镇现代农业示范园通过筑巢引凤,吸引大量城市人才前往创业兴业,使示范园成为重要的果蔬供应基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