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宅改”改出美丽乡村 余江农村宅基地改革让村民有更多幸福感
  • “宅改”改出美丽乡村 余江农村宅基地改革让村民有更多幸福感

    时间:2017-06-21 21:13:16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王景萍

    ■吴茂兴、记者王景萍

    中国江西网讯2014年12月,余江县开始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以下简称“宅改”)。两年多来,余江县的改革试点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从先行先试、整村推进到统筹协调、全面覆盖,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如今的余江县,村子靓了,环境美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逐步完善了,以实际成效带给了群众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用规划改变凌乱的村庄

    宅改初始,余江县委、县政府组织挂点乡镇的13名县党政领导,在每个乡镇选择7个以上不同类型的村庄,集中开展3轮专题调研。最后发现,大部分村庄空心化严重,村民建房不规范,房屋布局凌乱,最终衍生出一系列问题:耕地大幅减少;村内道路狭窄,有的村民留着老房、住着新房、占着空房,有的却没地建房……调研发现,大部分村民渴望公平公正,渴望建设美丽家园。

    顺应村民们的期盼,余江县的宅改开始通过规划先行。一张张村庄规划公示图,清楚地显示着村内道路、绿地、休闲广场等景物,激发村民们参与宅改的动力,宅改开始成为大多数村民的自觉行动。

    坚持群众事情群众办

    据余江县委书记路文革介绍,该县在制度设计上坚持群众事情群众办,各村因地制宜,一村一策。2015年7月,余江组织全县镇村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乡贤代表、理事会成员等进行集中封闭式研讨,参会人员针对宅基地的退出、有偿使用、流转、村民建房管理等9项具体制度激烈讨论,并就操作中15项实际难题研究操作办法。

    “以前都是政府定下的,下面就只管去执行,但是这次都是由群众自己想的办法。”经过摸索,余江县最终形成了县级22项、乡镇11项、村组9项的宅基地管理制度体系。

    已推进四批宅改

    有了接地气的制度,余江开始分四批推进宅改。首批宅改选择了群众基础好、村庄面貌亟待改善的41个自然村先行先试。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这些村组建了村民事务理事会。改革中,坚持公平公正,同时党员干部、理事、乡贤人士纷纷带头,主动拆除自家多建的住房、退出多占宅基地。经过努力,第一批宅改试点工作很快取得成效。国土资源部对此予以充分肯定。

    “什么时候可以到我们村里开展宅基地制度改革?”看到隔壁村庄退出来那么多空闲宅基地,平定乡下万组多位村民对镇村干部发出如此感叹。

    顺应群众的宅改热情,第二批宅改又选择了20个行政村进行整村推进……在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前提下,第三、第四批宅改全面铺开。

    可满足十多年建房需求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余江县的宅改工作进入冲刺阶段,全县1040个自然村今年底前将全面完成该项工作。统计显示,目前,全县共退出农村宅基地24160宗3270亩,收回村庄规划内其他建设用地857亩,收回的宅基地可满足未来10~15年村民建房需求。

    以宅改为契机,余江县还精心实施了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还结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发展庭院经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