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小野果长成“致富果”
  • 小野果长成“致富果”

    时间:2021-03-17 17:59:44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徐黎明

    本报记者 徐黎明

    在赣州市南康区赤土畲族乡杏花村,退役军人张庆法创办的庆发食品坊,刚开春就迎来热闹的生产场面。

    这家食品加工作坊虽小,但冷藏、晾晒、烘干、包装等无尘无菌车间一应俱全,10多名员工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精心制作当地纯手工传统食品――南酸枣糕。

    展示厅内摆满了金灿灿的南酸枣糕产品,令人垂涎欲滴,张庆法支起了直播架,主播和消费者积极互动,直播间里非常热闹。

    “我是看到直播视频,才知道南康还有一家地道的纯手工南酸枣糕生产厂家。这种绿色食品我是百吃不厌。”章贡区居民刘润芳一家人开车到杏花村,一口气买下了10公斤南酸枣糕。

    南酸枣糕是江西省传统的地方名点之一,赣南山区生长着许多野生酸枣树。退伍后的张庆法迷上了南酸枣糕的传统制作,在赣县拜师学艺,当了9年的学徒。2018年12月,他创办的南康区庆发食品坊正式成立,是一家主打传承创新古法酸枣糕制作、加工的微小企业。

    纯手工制作传统南酸枣糕,既是技术活,也是辛苦活。每到酸枣成熟季,张庆法都要进山采集收购野生酸枣。而1公斤野生鲜果经过一系列工艺后,只能产出约0.1公斤的南酸枣糕,目前他的作坊每年可销售3万公斤的南酸枣糕成品。

    张庆法吸纳了当地农户60余户,其中30余户是困难户,让他们参与种植、采摘、加工与生产。收果、清洗、挑选、熬煮、脱皮、脱核、揉搓、晾晒、切条……这一系列工序,需要大量劳动力,小小作坊有效带动本地农户就近就地上班,增加农户收入。脱贫户张国元在作坊负责野生酸枣的剥壳去核工作,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3万多元。

    除了作坊里招聘的10多名相对固定的员工,采集环节也需要大量劳力。每年,张庆法都要收购30万公斤酸枣鲜果,带动许多人实现季节性就业。杏花村一对老年夫妇,利用闲暇捡拾酸枣,每年工作两个月,收入就达1.2万元。

    去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食品坊生产的南酸枣糕销售大受影响,1万多公斤半成品积压,张庆法一筹莫展。省民族宗教事务局驻杏花村第一书记陈红军得知后,通过电商直播销售方式,一次性帮他销售了近10万元的存货。

    “现在是坐在屋里跑销售,冷库储存有近1.5万公斤枣泥,只要有顾客网络下单,可随时加大生产力度。”张庆法说,南酸枣糕销售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后,他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今年,张庆法已流转300多亩山林,通过山上种植酸枣树、树下发展林下经济、山下进行深加工的立体发展模式,让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下一步,他计划发展酸枣皮加工酿酒、酸枣核文创产品等,吸纳更多当地农户参与,同时通过网络等渠道拓展销售市场,让更多村民跟着富起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