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宁夏新闻 > 夯实基础为社区警务插上“翅膀”
  • 夯实基础为社区警务插上“翅膀”

    时间:2018-05-23 15:41:30  来源:宁夏新闻网  作者: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胡俊)黑色警帽、蓝色警衬,手提厚厚记了一半的笔记本……5月20日上午,初夏骄阳当头,银川市兴庆区公安分局玉皇阁北街派出所青山警务室门口,刚刚结束马拉松赛事安保的社区民警刘谊便马不停蹄的登上警用电瓶车,穿巷、过坎,来到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青山社区,那里有一位老人在等她。

    刘谊在入户走访。

      青山警务区,下辖青山、八一、东方三个社区,占地面积约2.48平方公里,西靠旅游汽车站,北临北环批发市场、红花渠沿线,老旧小区多、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如何能够管控好治安环境,更加便捷的服务好2.2万辖区群众,一直是让“大管家”刘谊操心的事。

      2018年,为切实推进“1+X+N”社区警务机制落地见效,兴庆区公安分局党委探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深入推动公安改革,持续探索科技信息化在公安基础工作中的支撑作用,于年初对包括青山警务区在内的辖区38个警务区进行合理划分,规范建设各具特色的警务工作室(站)48个,并投资150余万元,为每个社区配备了社区警务电瓶车,配备社区民警45人、辅警54人,会同兴庆区679名社区网格员、101名禁毒专干、83名司法调解员和908名治安积极分子,初步形成了互联互通、警民结合、动态管控的社会治理体系。

      谈到变化,刘谊打开了“话匣子”:“过去,警务区不规范,一个民警单打独斗、下社区基本靠走。现在,分局规范了警务区、配齐社区辅助力量不说,还给每个警务区配备了警务电瓶车,人员充实,特别是在青山社区这样老旧小区多、羊肠小巷多的社区,服务群众更加便捷、效率更高了!”

      话音刚落,警务电瓶车已经到达目的地--广实巷洪兴达小区南楼。80多岁的王奶奶是小区附近原变压器厂职工,退休后一直独居在洪兴达小区,唯一的女儿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工作。几天前,户籍在固原的王奶奶因病需要办理暂住证报销,但已是耄耋之年的她行动极不方便,情急之下,远在上海的女儿给青山警务室打来了求助电话,刘谊核实情况后为王奶奶办好了证件,今天就是来送证上门的。

    查看监控。

      离开王奶奶家,刘谊驾驶社区警务车来到了北环批发市场南门、红花渠桥头何众车行,这里的老板何师傅是刘谊“北环卫士”义警队的元老级人物。2018年1月,结合全区公安机关能力素质提升年,兴庆分局开展了为期3天的社区警务培训,针对十九大精神、行业场所管理、信息采集等11个方面19项具体工作,对分局全体所队长、社区民警、辅警进行了培训。同时,积极争取兴庆区党委、政府支持,在新华商圈、瓷砖市场、红花渠桥头等治安突出部安装300余路高清视频探头,打造兴庆版“雪亮工程”。

      正是在培训中得到的“灵感”,刘谊说服资深义警何师傅,在自家位于红花渠桥头的车行安装了7路高清探头,正好“扼守”在北环批发市场南门,覆盖整个区域,取得了立竿见影的实效。5月初,正是依靠车行门口高清视频捕捉到的一组线索,帮助兴庆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成功打掉一个5人盗抢团伙,对该地区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上午,正在“银马”安保现场的刘谊又接到何师傅电话,视频中发现了两个在红花渠桥头“纵火”人员的身影,安保任务一完,刘谊就赶来调取监控。

      从拾城塾警务室“一联二码”工作法到李宁生新华商圈“六联动”巡控模式;从青山警务室老旧小区“五步”管控到富宁所“大李小李”师徒联调;从李海霞“1+5+N”共建平安社区到前进所星光警务室“五联动”夯实社区基础,再到马榕的“马警官”大讲堂,刘谊的青山警务室已经成为兴庆公安不断探索警社共治共享,创新科技支撑的一个缩影。

    社区警务培训。

      正如兴庆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郝兴国所言:“正是分局深入推进‘1+X+N’社区警务机制,夯实了社区警务基层基础,为辖区社区警务工作的提质增效插上了‘翅膀’!”2018年1-4月,兴庆区刑事、两抢、盗窃、诈骗、侵财案件分别同比下降20.7%、23.1%、21%、24.7%和21.5%,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初见成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