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体育资讯 > 排球新闻 > 天津女排如何笑到最后? 韧劲加霸气塑王者之师
  • 天津女排如何笑到最后? 韧劲加霸气塑王者之师

    时间:2018-04-05 20:13:22  来源:  作者:

    天津女排

    天津女排

    昨天的决赛看得人五味杂陈。最后还得感叹一句:风水轮流转,唯独天津女排依旧是那支作风顽强、底蕴深厚的冠军之师!过去的22年,天津女排11次夺得联赛冠军。国内没有一支队伍能够像天津这样有韧劲、有霸气。面对强大的上海队、面对连续两场生死战,她们几乎用相同的方式逆转对手,最终在别人的家门口捧杯。

    在第五场决赛打出本赛季最酣畅淋漓的一场胜利后,很多人预言上海将在第六场比赛胜出,主场登顶。结果,在卢湾体育冠的山呼海啸中,天津愣是在第四局19:22、第五局6:10的情况下逆转取胜,将冠军悬念保留。到了第七场,第三局25:11,让人一度又看到了上海队阔别17年染指冠军的希望,然而又一次,顽强的天津队将比赛拖入决胜局、并在第二次拿到冠军点时就兑现成功。

    这一切真的都是巧合,或是运气使然吗?竞技体育讲的是成王败寇,看了多年联赛,为何受伤的总是那个上海队?又为何,屡屡笑到最后的总是天津队?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却无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上海队的丢冠已经无法用“可惜”二字来形容。外援、内援、赞助商的重视程度、球迷的支持,一切夺冠的有利因素看似都集聚在上海队这边。可一到关键时候,主力队员一传顶不住、球员之间缺少沟通而看着球落地,二传出手瞬间没了准星,球队气势更是再而衰、三而竭。。。。。。这样老套的剧情过去一直在上演,可到了今年,这最接近冠军的一次,仍然没有出现反转。

    如果要将失利归咎于体力问题,对手阵中的刘晓彤、王宁、包括李盈莹,同样都打到了各自的体能极限。一次次的起跳、扣球,扑救,防守。。。。。。这样高强度的比赛,对双方都是考验,两边都是在顶这最后一口气。只是,天津队顶住了。而上海队,没有。

    毫无疑问,李盈莹是天津夺冠的第一功臣。回想起10年的世锦赛决赛,解说员洪刚在一场比赛中提到了几十次“加莫娃”,如今,“李盈莹”这三个字,也已经成为了一场比赛中被无数次提及的名字。集实力、球商、大心脏于一身的她,已经用联赛803分的表现征服了所有挑剔的观众。不仅在进攻、发球两项技术笑傲群芳,拦网、防守,甚至是串联,她也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粗糙”。未来可期,只有18岁的她还有更大的舞台等着她去闪耀。

    中生代的姚迪、刘晓彤,是队伍的中流砥柱。刘晓彤毕竟不再年轻,比赛中每一次起跳都看着有些吃力,几次想打手,结果没打着,想变线、也没有了高度。但只要到了关键分,奥运冠军就能站出来将这一分拿下。有她在场上,就好比让人吃了颗定心丸。姚迪的进步同样有目共睹,虽然节奏依旧很慢,但她在传球稳定性、分配球,以及关键球的组织,已经做的足够出色,让人看到了一个饱受诟病的球员在成长。

    孟子璇,初次登上联赛舞台,一传顶不住这一点让她经常成为各队攻击的对象。然而,对比前两场和第七场,她的表现判若两人,越来越稳健的接发球和防守,同样表现出了一个年轻球员的担当和气质。

    要说,这支队伍最沉着冷静的,当属主教练陈友泉。场边的他,几乎看不出任何大喜大悲,沉着冷静应对着场上的各种局面。主帅临危不乱,球员自然心里也有底。天津队的底蕴,就是这样贯穿在整支队伍的老中青三代,体现在球队每一个人的血液里。

    有人说,一支球队就像一个大染缸,每一个进来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学习、适应里头的环境。而天津女排这个集体,就是顽强、坚韧的代名词。她们在机会面前不会退却,在困难面前也无所畏惧。所谓“冠军基因”,就是哪怕一支队伍正经历新老交替,年轻的那几个也能将那不服输的劲头传承。天津队的胜利,表面上是靠李盈莹一人完成,实质上,是整个球队文化的胜利。

    而这些细微的东西,恰恰也是上海女排最缺、也是最致命的差距。

    (崔汉斯排球Dialogue)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