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海南新闻 > 海口两村庙黄花梨鸾轿相继被盗 村民怀疑同伙作案
  • 海口两村庙黄花梨鸾轿相继被盗 村民怀疑同伙作案

    时间:2017-04-20 23:29:37  来源:  作者:

    原标题:新闻追踪《又一起“神像”黄花梨鸾轿被盗村民悬赏5万元征集线索》

    同镇还有两村庙花梨鸾轿被盗

    业内人士建议村民借鉴博物馆防盗系统

    邝女士介绍鸾轿摆放的位置。

    19日,《南国都市报》报道了海口市西秀镇荣山村冼夫人庙内2座神像的鸾轿于16日被盗的事情后,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关注。当天,南国都市报记者接到西秀村拔南村和文章村的村民反映,在荣山村村庙被盗前不久,这两个村的村庙的鸾轿也失窃了,而且都是黄花梨的材质,怀疑是同一伙不法分子所为。记者走访这些失窃村庙发现,都存在防盗薄弱的问题,有的村子甚至连庙门都不锁。海口市文物部门负责人建议完善物防、技防设施。

    两村庙相继被盗 村民怀疑同伙作案

    拔南村失窃的是华光庙,被盗物品是一个有上百年历史的鸾轿。“这个轿子以前都是放在我家保管,村里搞活动时才搬出来使用。”村民邝女士介绍,2014年左右,她家遭入室盗窃,被盗了2万多元现金。事发后,他们觉得继续把鸾轿放在家里不安全,而且公家的物品,如果在家里被盗,不仅自己赔不起,也无法给村民一个交代,从那以后,他们就把轿子放在华光庙内保管。

    “农历十五(11日)中午,庙里来了两个陌生人上香,我们怀疑他俩那时是过来踩点的。”邝女士回忆,这两人一高一矮,年纪大约在三四十岁左右。他俩进庙时,村民还询问进庙做什么,高个男子用普通话回答说赌钱赌输了,想进庙上香祈福。

    村民发现这两名男子虽然声称是进庙上香,但他们却没有携带上香物品,而是用了村民存在庙里的神香。这两人点着神香后边拜边走到放鸾轿的神台跟前。“那个轿子我们平时用布遮住,以免别人的注意。”邝女士称,这两人虽然没有掀起遮盖的红布,但应该是从缝隙中看到了那是一个黄花梨鸾轿。这两人在庙里呆了大约十多分钟,之后驾驶一辆琼B牌的汽车离开。

    邝女士称,一般庙里晚上12点之前都有人,所以他们怀疑小偷是在凌晨作案。“两个边门晚上会关上,但是不会锁,小偷应该是从那里进来的。”

    该庙鸾轿被盗后,村民第二天早上只是发现神像少了一个,以为是村民搬回家祭拜了。两天后,才发现神像在红布下,被小偷用来伪装了。

    在拔南村华光庙失盗之前,3月14日,其邻村文章村村庙内的两个鸾轿也失窃。由于这个村庙白天没有什么人,所以村民怀疑小偷是中午的时候作案。“有村民说看到两辆可疑的小面包车停在庙后面,怀疑是从边门偷偷搬出去的。”一名村民称,这是他们村庙第二次失窃,2004年时也被盗了2个更好的鸾轿。

    由于荣山村、拔南村、文章村距离近,案发时间也相近,不少村民怀疑是同一团伙所为。

    失窃村庙防盗措施薄弱 专业人员建议安装监控

    在发生失窃的三个村子当中,以及日前本报报道的长流镇文毓村失窃村庙,都存在防盗措施薄弱的问题。

    荣山村、文章村、文毓村的村庙,虽然晚上都会锁门,但使用的是普通的锁具,对于盗窃而言,可以很轻易地打开。而负责村庙看管的人员,居住的位置与正殿都有一定距离,小偷潜入庙后都没能第一时间发现。

    此外,这些村庙都是敞开式的,不仅村民可以自由进入,陌生人进入也不受限制,这也给小偷踩点提供了方便。

    “我觉得应该装监控,可是大家都没有这种意识。”文章村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村不仅村庙没有监控,村道上也没有安装,仅有的两个监控,是在海榆西线上的两个进村路口附近。

    没有人专门看管、也没有完善的防盗设施,是这些失窃村庙普遍存在的问题。

    对此,海口市文物局有关负责人认为,村庙里的这些有历史价值的物品,由于是属于村民共有,不像国家文物一样可放到博物馆里保管,除非村民自愿捐献,但这可能与当地的习俗不合。不过防盗方面,这些村子可以借鉴博物馆的经验,尽量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例如监控这类技防设备,建议这些庙都要安装。这种设备不仅有报警功能,失窃后也有助于警方破案,而且费用也不贵。

    该负责人还建议,如果村子的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参考博物馆展柜的作法,用高强度的玻璃把重要区域保护起来。此外,这些物件如果不是常用的物品,也可以使用保险柜等保管,有需要是再取出来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