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海南新闻 > 保亭县基层干部黄仁超:37年如一日地守候在深山农场
  • 保亭县基层干部黄仁超:37年如一日地守候在深山农场

    时间:2017-04-20 23:32:49  来源:  作者:

    原标题: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岭农场报什作业区党支部书记黄仁超

    深山农场37年的守候

    黄仁超(本人提供)

    通往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岭农场报什作业区的道路可谓蜿蜒曲折,蛇形的公路一路盘旋,美景却处处可见,道路两旁群山叠翠,清溪蕉竹,雨林重叠。报什作业区就坐落在密林中,守护着这份美丽。

    “在七仙岭农场,我已经待了37年。”见到报什作业区党支部书记黄仁超时,他正准备带着农场职工上山开始一天的工作。

    靠近美丽的七仙岭,绿色的天然氧吧,加上浓郁的黎族苗族风情,构成了报什作业区无比美妙的景观。1980年,黄仁超来到这片大山,成为七仙岭农场的一名职工,一待就是37年。

    37年,再美的景色也会变得枯燥无味。大山里的苦,只有长时间待在这里的人才知道:作业区交通不便,几年前,作业区土路上开来一辆外来车,职工们都要好奇地打量半天。山里长期没有网络,职工们上网需要翻山越岭半个多小时到最近的乡镇,就连手机信号都是时断时续。

    报什作业区以种植橡胶、槟榔等经济作物为主,目前有在职职工93名。2008年,黄仁超成为作业区的党支部书记,也成了这大山深处93名农场职工的“大家长”。

    黄仁超上任后,就成天下作业队走林段,走进职工家中了解他们生活、工作上的困难。走访中黄仁超发现,解决饮水、出行问题,是作业区职工们渴盼解决的大事。

    报什作业区内的引水系统修建于数十年前,因年久失修,管线老化,每年年初枯水期,作业区的浇灌、饮水都是大问题。为了喝上一口干净的水,不少职工骑着电动车,往返五六公里,从作业区胶厂附近的一口井里取水。

    2015年,在黄仁超的四处奔走联系下,争取到了水源改造资金,作业区二队、三队通过新修引水管道的方式,喝上了山溪水。2016年,远离河流的作业区六队、九队也打出了两口深井,职工们喝上了甘甜清澈的井水。现在,他们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管道工程完工,等着自来水接到家门口。

    很长一段时间,作业区里没有硬化的道路,与外界联通的只有简陋狭窄的土路,每逢台风、暴雨天气,道路严重积水,作业区就与世隔绝,打通连接外界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成了农场职工心中渴盼多年的愿望。

    在黄仁超的奔走下,作业区争取到了县里的道路改造资金。2016年,随着作业区五队、九队作业点道路硬化工程完工,作业区内所有作业队道路全部得到了硬化。

    就在道路通车后不久,作业区职工陈桂香在胶林割胶时,突然病发昏倒,从种满橡胶的山坡间摔下,黄仁超急忙带领职工将陈桂香从山上抬下,并及时用车将其送往县城医院。因抢救及时,陈桂香并无大碍。

    “如果不是路修通了,陈桂香的病可能就因此耽误了。”事后,农场职工们无不感叹:这些硬化道路既是交通线,又是职工们的生命线。

    “我在这里干了37年,舍不得这片土地,更舍不得离开那些和我一样坚守在这里的职工们。”黄仁超望着山坡上一棵棵橡胶树说,他要在这里干到退休,这是一片值得他守候一生的土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