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南昌大多数人仍在使用塑料袋
  • 南昌大多数人仍在使用塑料袋

    时间:2018-01-30 15:27:34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封云

    菜市场基本上每个摊位前都挂有这种塑料袋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封云报道: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从2008年6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这份“限塑令”明确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国家发改委会同商务、环保、工商、质监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展工作,要求各地落实“限塑令”。

      同年,我省由发改委牵头,按照国家各部门组成的结构模式开展了贯彻落实并提出了一些细则。至今,步入“限塑令”第十个年头的南昌,人们使用塑料袋的情况现在如何呢?记者走访市场并采访了相关部门。

      新闻背景:

      提出“限塑令”的由来

      塑料袋大致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就是绝大多数的塑料不易降解,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非常长久,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造成长期的环保问题;再一个就是塑料不能消化,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多数塑料有一定的毒性,还对土地有污染等等,塑料膜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普通塑料废弃埋到土里百年以上也不易分解,并会破坏土壤结构,焚烧会污染空气。

      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提出“限塑令”,提倡使用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因为可降解塑料能在数月至数年时间内完成降解。

      市场调查:

      市场上有大量塑料袋提供

      2018年1月中下旬,记者走访南昌几家超市和农贸市场发现,超市顾客使用塑料袋的现象大量存在,农贸市场则大量提供免费塑料袋且用量较大。

      记者走访青山南路旁的一家大型超市发现,超市中水果、蔬菜散装蔬果区的塑料袋免费提供,现场无人看管,有购物者顺手就撕下几个放在购物车内。“这些塑料袋都是可以自取的,一些散装称重商品必须使用。确实会有一些顾客带走大量袋子,我们也曾进行劝阻,但效果不明显。”该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超市免费提供的塑料袋很多都浪费掉了。记者在该超市收银台看到,不少顾客最后用几角钱买下塑料袋装买的东西。

      记者来到四经路菜场,看到小摊前挂一大叠塑料袋的比比皆是,菜场塑料袋是免费提供给消费者的,其中海鲜摊位所用的塑料袋有黑色、红色两种,都比较厚重。有商户告诉记者,一捆塑料袋是500克,进价不到10元。记者注意到,该农贸市场近五十多个蔬菜摊位和近十个鲜活水产摊位及十几个肉类摊位,均免费向顾客提供塑料袋,粗略估算,菜场一天要用掉数千个塑料袋。

      记者来到东湖区区政府附近的一个临时菜场,基本上每个摊主都挂了几叠塑料袋在摊位前,记者拿了一个塑料袋觉很薄而且袋子上有纹路,装了不到半斤辣椒就把袋子给撑破了。

      没有合适价格的塑料袋替代品

      “‘限塑令’刚开始执行时,规定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价格的杠杆调节机制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鼓励公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据商务厅相关人员介绍,自国家有关部门要求进行限塑令以来,作为参与单位他们的工作是要求各商场有偿提供塑料袋以限制市民过多使用。记者了解到,但现实中由于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袋价格较高达到6.9元,而塑料袋只要0.2元、0.3元的价钱受到青睐。在很多消费者看来,相比便携的需求,塑料袋几毛钱的成本感受不明显,“我也是图方便,有不少人有我这样的想法,装了菜后之后可以装垃圾,然后丢到垃圾桶,简单实用。”记者随机问了几位顾客,基本都是一样的想法,他们表示,塑料袋用起来方便,而布袋如买水产品还需要清洗,如果要考虑提供一些合适价格替代品才行,才会让百姓接受转变观念。

      快递业大量使用塑料袋

      曾连续三届担任江西省政协委员的南昌师范学院叶存洪教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政策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都遇到了考验,除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场所大量提供超薄塑料袋外,餐厅“打包”剩菜、在线或线下购物,也都大量使用塑料袋包装。

      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快递业,大量使用塑料袋包装,无疑给“限塑令”出了一道难题,使问题更加严重,物品为了防震、防压、防碎,都要裹上多层塑料及泡沫胶带等,于是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垃圾。《人民日报》曾刊登出的一项调查显示,快递行业一年需要120亿个塑料袋,但回收率不足10%。所有这些给了塑料袋继续泛滥的机会。

      10吨垃圾中有2至3吨是塑料垃圾

      “现在塑料垃圾的比例还是占不少”,1月24日,南昌水业集团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期待早日实行垃圾分类,这样不仅可以省除一些人工操作,还可以让废物利用。

      塑料垃圾在垃圾处理场一天有多少量呢?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大概估算的话,10吨垃圾中有2吨―3吨是各种塑料垃圾。记者了解到,南昌近几年来一直在推广垃圾分类,但不少市民一般没有做到,也不知如何分,扔垃圾时也是一扔了之。记者在锦苑小区的一些垃圾筒看到,基本上是用塑料袋装完了放在垃圾筒内的,吴女士表示,没有强行要求给垃圾分类,他们也没办法分。

      每次抽检不一定抽查到塑料袋

      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塑料袋流通在市场上呢?江西省环境保护厅有关人员介绍说,限塑令不是禁,而是限,不是硬性的规定。当时是由省发改委牵头,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厅、环保厅、住建厅等多个部门参与了这个政策的实施,作为环保部门在这项工作中是制定一些环保标准,提倡人们使用环保类的产品如布袋、纸袋、环保塑料袋等,这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而且布袋可以反复使用。这个要靠从源头上抓起,限生产,用其他环保产品取代。

      在“限塑令”中承担市场监督的工商部门具体要做哪些工作呢?据江西省工商局消保局工作人员告知,首先有质量要求,材料应厚薄均匀,无色透明、无污染、无破损,无粘边。平时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市民关注度高、反映集中的进行抽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塑料袋并不是每次都能抽查到的商品,但按照国家标准,一旦抽查到不合格产品绝不姑息。

      出路何在?

      市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

      “限塑令”在我国实施10年来,市民有没有想过环保呢?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市民,在机关工作的吴先生表示,他孩子经常在网上购物,家里时不时有一堆各种塑料及泡沫塑料制品。市民李女士称她与同事下班一起去买菜全是用塑料袋……

      记者在调查发现,塑料袋已经渗透到普通人生活中,人们似乎在享受着塑料袋带来的便利,装菜、装早点、装衣服及装各种东西。“在限塑这个问题上,制定制度固然重要,经济手段也是一种方式,限塑令实施的初衷,是让市民少使用塑料袋,提高塑料袋获取的成本,让顾客为使用塑料袋支付一定的费用。但从效果来看,有一些成效。如在商场全面铺开了实施有偿提供塑料袋,还是控制了一些比较节俭的人。但市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特别针对小孩,要从小培养环保意识,教育养成一种习惯。”省发改委的一位人士说道,如今加上快递行业的迅速发展,塑料袋的用量加大,这对危害环保的程度也加大了,需要100―200年才能降解,各主要部门要协同加大力度进行整治。”

      要减少老百姓对塑料袋的依赖

      南昌师范学院叶存洪教授认为,任何对于既有风俗与习惯的调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习以为常的老百姓带来“不便”。如何为这种“不便”提供合理的“替代”往往是新政能否顺利推行的关键。拿“限塑令”来说,首先要建立长效机制,这个机制就是严控源头,从生产、供应环节抓起;其次,免费或低价提供替代品,有关部门可否考虑,在商场、社区开展对布口袋以新换旧业务,其经费支出可以来自对塑料袋的征收费用。

      另外商家方面也是一个问题。要从源头上遏制。既然“限塑令”当初由政府推行,就不能完全依靠商家自觉来实现。环保、质监、工商等部门必须在塑料袋生产的审批、监控、执法环节中出狠招、抓落实,不让违规产品流入市场。

      而“限塑令”之所以难以推行,往往与购买物品必须分装有关,有关部门唯有推出,对于肉类、蔬菜与日用品可以分装的布口袋,才可能真正地减少老百姓对塑料袋的依赖。在没有替代、很少补偿的情况下推行新政,实际上是把政策变动的成本转嫁到老百姓头上,而在社会尚未对新政的必要性有充分共识的情况下,这种转嫁自然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省将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

      据悉,省政府印发《江西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规、规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据了解,今年省住建厅将根据《方案》于2018年底前,必须将有害垃圾强制分类,其他垃圾逐步参照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确定强制分类的类别,并由各城市政府作出规定。推行垃圾分类起什么作用呢?“垃圾中有大量的不可降解的塑料、废旧轮胎、破铜烂铁等,这些垃圾埋在地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腐烂,垃圾中还含有一些有害有毒的废弃物,如废电池、化学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等。通过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把垃圾中不可释解物及有害物分类出来,加以利用或特殊处理,减少环境污染。”省住建厅相关人员介绍道。

    记者手记:限塑之路任重而道远

    塑料袋焚烧会污染空气,填埋会污染土壤,有的塑料袋降解需要100多年时间,为了阻止这种白色污染,国家要求全国各地执行“限塑令”。

    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限塑令在南昌执行力度并不大,不可降解塑料袋存在危害环境的严重性不言而喻,而对于这个与环境污染紧密相关的全国性的限塑令执行中,当记者问及相关部门限塑这几年来做了哪些工作和下一步有什么工作规划时,环保部门工作人员称在参与这项工作中是负责制定一些环保标准,提倡使用环保袋等;对于市场上大量的超薄塑料袋工商部门还需严厉查处。

    看来,限塑之路任重而道远。政府部门还需形成合力考虑周全之策并运用科技之力,消除不可降解塑料袋给环境造成的极大危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