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以“心”换“新”
  • 以“心”换“新”

    时间:2019-10-26 19:31:43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殷 勇 钟珊珊

    本报记者 殷 勇 钟珊珊

    76岁的村民戴圣琦终于同意把自己住了20多年的两层老房子拆了。秋高气爽的季节,站在拆除了房子的空地上,他和老伴的心情还是难以平静。“当初,这房子是自己亲手建起来的,一砖一瓦都融入了感情。”老戴感慨地说,“拆的那天,我都不忍心过来看。”

    如今,在戴圣琦所处的安义县长埠镇下桥村,越来越多村民做出了同样的决定:不是把老房子拆了,就是把猪牛栏清了。带来这一变化的,是一张出现在各村村头的新村规划图。最初,大家只是觉得这张图画得挺好看。但是,当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理事会成员带头拆了自家的老房子;当他们挨家挨户走进村民家里,苦口婆心地反复作拆除动员,大家才意识到,这张图描绘的就是自己今后的生活,就是村庄美好的未来。

    今年5月以来,安义县全域发动、集中攻坚,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日均拆除6万平方米的速度,30天拆出安义县近10年的村民建房用地,让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当地干部的话来说,就是“干成了一直想干却没有干成的事。”

    怎么干成的?每到一处采访,大家都像戴圣琦和下桥村村民一样,动情地对记者说:“是党员干部的真心,打动了自己。”

    一把尺子量出公心――从“要我拆”到“我要拆”

    不要赢,只要平。在农村,群众心里都有一把朴素的“尺”。

    但要让这把看似简单的“尺”,真正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量”出公平并不容易。最近,走进长埠村,村干部向记者讲述了这里的变化:“在‘三拆三清’之前,这个村像很多村落一样,很多房子都是门对门、墙靠墙,空间局促,采光很差,毫无规划可言。巷子非常狭窄,别说汽车开不进来,就是一个人走进来都得小心。即便如此,听说要拆房子,还是谁也不乐意。”然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村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从内心来讲,大家心里对拆除危旧房还是欢迎的,但在现实中却常常抱着抵触的情绪。因为,他们透过自己心里的“尺”,量出了“三怕”:一怕拆了我的,不拆别人的;二怕把自己的宅基地拆没了;三怕自己的子孙没了立足之地。

    村民龚画龙就有这种“想拆而不敢拆”的心理。一开始,村干部找到他做工作,龚画龙死活不肯。他直言不讳地说,就是担心拆后建不起来,居住没有保障。村干部反复做思想工作无果之后,村支书龚弟得找到他。为最终打消他的顾虑,龚弟得提出将自己家的房子抵押给对方,并签下“军令状”,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建不了新房,自己的房子就归其所有。

    这一颗把自家房子都豁出来的“定心丸”,不仅解开了龚画龙的心结,而且让全村人看到了党员干部的公心。

    为端平一碗水,安义统一房屋拆除标准,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同时,严格“一户一宅”和宅基地面积上限控制政策,并通过建立合理公平的补偿机制和明确原房主优先享有拆后宅基地的办法,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尤其令村民们感慨的是,借助“三包四带头”的做法,由乡镇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组、理事会包家族,使党员、理事会成员、干部和亲属,以及乡贤做到了率先垂范,带头拆。

    当党员干部手中的尺子和群众心中的尺子有了同样的“刻度”,大家心底渴望过上美好生活的念头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出来,很快就实现了由“要我拆”到“我要拆”的转变。干部群众一起干,机械人工一齐上,创造了日均完成30个自然村整治的战果,硬是把一场“持久战”变成了“速决战”。

    一张蓝图绘出恒心――从“小整治”到“大改造”

    一条条村道四通八达,一棵棵古樟郁郁葱葱。驻足远眺,更有一段段竹篱笆、木长廊、文化墙点缀其中,好一派诗意的田园风光。这里是面貌一新的乔乐乡乔乐村。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脏乱差”的省级贫困村,如今已成为安义县远近闻名的宜居精品村。说起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杨光铜感慨不已:“以前不仅环境‘脏乱差’,而且旧危房、猪牛栏、旱厕遍地都是。现在好了,休闲广场、柏油马路、生态池塘都有了,人人都夸我们村子美。”

    乔乐乡人武部长、驻乔乐村第一书记兼村党支部书记高劲鹏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外来干部,最初来村里动员大家拆除旧危房、猪牛栏、旱厕的时候,连门都进不去,现在乡亲们只要看到我,就会热情地和我打招呼。因为通过整治,大家亲眼目睹,党员干部是真心实意、脚踏实地地带领大家按照他们所描绘的蓝图,把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农村要有大变化,必须要有大改造。安义县认识到,造成农村人居环境差的根本原因在于无序建设导致的恶性循环。为此,他们根据实际提出了“三拆三清二改一管护”的治理办法,着力通过“拆无人居住的危旧房、拆旱厕、拆废弃的猪牛栏舍”为未来的建设赢得空间,使得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废弃物的“三清”,以及改美庭院、改好习惯的“二改”和管护村庄环境的“一管护”,都能拥有更好的物质基础。随着“三拆”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又再接再厉,以高标准规划引领新农村建设。选定了全县主干道沿线7个村庄实施精品工程,按照每村“一张规划图”的要求,巧妙地融入“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一面乡风文明宣传墙、一个村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座村民公厕、一个生活污水处理点”。同时,在去年建成4条美丽示范风景线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了万赤线、安合线建设。

    当一条条风景线串起一个个风景点,安义县乡间田野处处呈现的是蜿蜒的慢道、整齐的小院、欢乐的广场、惬意的笑脸。蓝天与白云之下,美好蓝图已化作一幅幅醉人的风景画。

    一套机制看出“精心”――从“脏乱差”到“洁净美”

    每天10元,能管三餐。在长埠镇木马村,这里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对村里开办的居家养老食堂赞不绝口。

    其实,随着木马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县先行一步,这样的大好事远不止这一件。走进面貌一新的村子,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在村子一侧,一座可以满足全村日常生活需要的污水处理站,解决了困扰大家已久的污水排放问题;在村道一旁,一座冲水式的公厕干净整洁,没有了以往旱厕的难闻气味。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推行村民自治,建立理事会、老年协会、基金会“三会合一”的村民自治机构,村里实现了“村策民定、村财民管、村事民办、村风民治”。由此,环境好了,村民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安义县从系统治理、整体推进入手,在“三拆三清”的同时,以一套完整的机制,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各项工作。用市场化之手,加快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使安义县成为南昌市首个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全覆盖的县;借制度化之力,推行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特别是依托专业物业公司,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使全县的农村环境面貌由往日的“脏乱差”,变为现在的“洁净美”。

    干得迅速、拆得彻底、清得干净、建得漂亮、管得长效。当广大党员们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磨砺出来的公心、恒心和精心,化作一颗颗真心,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体现在行动上,安义县由此不仅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引领、生态优先、融合共生的美丽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而且进一步收获了凝聚群众人心、转变干部作风、提升社会风气的深层效果。

    以“心”换“新”,这就是新貌、新风不断涌动在安义县的秘密。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