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超级工程的“江西力量”
  • 超级工程的“江西力量”

    时间:2019-10-26 19:32:12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黄 颖

    史华兴 本报记者 黄 颖

    9月28日,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开通运营里程最长的铁路、中国铁路货运示范线――浩吉铁路(原蒙华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在我国铁路版图上,新增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能源运输大通道,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跨越7省区,全长1813.5公里的浩吉铁路开通,填补了我国“北煤南运”煤运专线的空白。作为一条以煤运为主的重载货运线,浩吉铁路一跨长江两越黄河,全线穿越229座隧道,跨过770多座桥梁,沿线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堪称超级工程。

    浩吉铁路江西段长215公里,位于宜春、新余和吉安市境内,而施工最难区段在新余市境内的32标。正如浩吉公司负责人所说:“浩吉铁路建设难在湘赣段,湘赣段又难在32标。”近日,记者来到新余,走近承担浩吉铁路江西段的建设者,探寻浩吉铁路建设背后的故事。

    中铁二十四局浩吉铁路32标南昌公司一工区经理许文军介绍,新余市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散布着万座溶洞,被誉为“中国洞都”;该公司在浩吉铁路32标共有隧道11座,全在新余市境内,高瓦斯、溶洞、溶腔、突水、突泥、地下暗河等复杂状况几乎都在那里遇上。

    浩吉铁路2015年10月正式开工,回忆进驻项目的情景,许文军记忆犹新。

    北山二号隧道是典型之一。它全长2398米,进洞20米就遇到溶洞,之后平均36米就会碰上大小不一的溶洞溶腔,一炮下去,爆炸粉尘一股劲地往洞口冲,隧底还突现一座埋深30至40多米、沿线路垂直长75米的大溶洞,洞内一座座乳白色、金黄色的钟乳石,宛如一幅幅惟妙惟肖的人物石雕。

    “北山二号隧道施工最难的是突遇涌水和暗河。施工时,地下暗河的河水裹挟着泥沙从隧底奔涌而出,汇成急流冲出隧道,最多时日流量超过5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月就能涌出一个北京后海的水量。”一工区副经理肖长柏回忆道。负责现场施工的他,每天穿着胶鞋巡查各个工地现场,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脚都沤烂了。

    为了跳开暗河区向前开挖,项目部采取在暗河地段设置跨越暗河的临时栈桥,作为接续施工的安全运输通道。隧道贯通后,他们再采取“隧底钢管桩注浆加固+衬砌加强”的方案处理暗河段。

    一工区总工程师邓昌林讲述了他们处理暗河段的措施,“针对岩溶发育强,岩体易破碎,以沙砾、软泥为主的多层溶洞叠加等复杂地质状况,采取‘岩变我变’的策略,根据设计图揭示的溶洞情况,采用不同型号的钻头钻进、不同管径钢套管跟进,有效避免了偏孔、塌孔、卡钻、埋钻等现象发生。”此外,他们还在全国首次使用仰拱初期支护封闭成环技术,创新推广液压自行式24米长栈桥、大型湿喷机械手等施工技术,申报专利4项,填补了南方岩溶地区重载铁路处治隐伏溶洞的理论体系和处置技术等方面的空白。

    瓦斯,是隧道施工的隐形杀手。浩吉铁路,全线有瓦斯隧道3座,江西段有1座,而且是穿越煤系地层和断层破碎带的高瓦斯隧道,它就是双林隧道。在施工中,一工区制订了科学的方案,以瓦斯超前预报和治理作为关键点,采用地震波、超前地质钻孔对煤层瓦斯含量超前预报,建立了遥控自动化系统与人工现场监测相结合的“双保险”监测制度。通过各种探头随时了解洞内各处瓦斯浓度和风速情况,瓦斯检测员用便携式瓦斯测定仪和甲烷测定仪24小时分班不间断检测。他们还给装载机、运输车等施工设备装上瓦斯监测报警器。当瓦斯浓度达到预警线时,这些设备会自动熄火,避免了瓦斯浓度升高时,遇到设备火源引发爆炸。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披荆斩棘,历时4年的浩吉铁路建设,给建设者们留下很多难忘的记忆。

    浩吉项目部五工区经理林谋华回忆:由于项目与沪昆高铁交汇,为不影响沪昆客运,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他们先后经历6次沪昆铁路封锁施工,其中2次封锁施工各有上千名工人参加,场面十分壮观。他们2个月内不仅修完2座下穿沪昆铁路框架桥,还完成了沪昆铁路改线。为了节省时间,他们争分夺秒,24小时加班加点作业,把原定的下穿框架桥三次施工,改为一次浇注,终于提前完成了沪昆转线任务。

    浩吉铁路的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为早日建成国家又一个重大项目,他们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把困难踩在脚下,把挑战甩在身后。48个月的奉献拼搏,建设者们用毅力、智慧和汗水,成功穿越“中国洞都”,为浩吉铁路这一超级工程如期建成通车创造了条件。浩吉铁路,成为见证铁路建设者奋斗与奉献的坐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