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守望在希望的田野上――记省农科院彭春瑞团队
  • 守望在希望的田野上――记省农科院彭春瑞团队

    时间:2017-08-08 20:16:40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宋茜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宋茜)“核心区和示范区早稻实施水稻清洁生产技术,整个生育期节水15%、节肥20%,减少化学农药用量50%,减少氮磷污染物排放40%以上,有效提高了水肥资源的利用,产量不下降反而略有提高,实现了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质量安全的统一。”

    盛夏7月,正是早稻收割的季节。抚州市临川区水稻基地,一串串籽粒饱满的稻穗压在田埂。“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西项目区现场测产在此进行。随着专家组报出测产数据,省农科院红壤与生态科技创新团队由衷地感到自豪和欣慰。

    红壤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涉及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江西是全国红壤比例最高的省份。然而,我国红壤区生态条件恶化,综合生产能力低,影响了农业生产潜力的发挥。省农科院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组建团队开展红壤治理、生态保护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研究。

    团队带头人彭春瑞研究员出生于贫苦农家,1989年参加工作伊始,他就把全部精力投入水稻栽培、红壤治理与改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的研究。2001年成为团队带头人后,他带领两名科技人员积极争取项目,在6个竞争团队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国家项目支持。

    彭春瑞深知,对于一个创新团队而言,人才因素至关重要。为此,他采取引才、育才、用才相结合方式,依托争取到的国家科研项目,搭建起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实现人尽其才。彭春瑞竭力争取课题立项,分配给年轻的博士来主持。在学习方面,他鼓励大家踊跃进修,提升研究水平。

    良禽择木而栖。团队就像一个磁力强大的“磁场”,吸引科研人员“投奔”而来。邵彩虹博士毕业到团队工作不过1年,就参与了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江西项目的研究,工作不到10年,已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获各类荣誉表彰15项;80后博士陈金,2013年进省农科院面试时得分第一,主动选择进入红壤与生态团队。

    目前,红壤与生态团队共拥有研究人员8人,包括博士5人。一批年轻的博士们挑大梁,让这个团队始终保持着青春的活力和旺盛的创新力――“小群体、壮个体”优质稻栽培技术,较好解决了优质稻优质不高产难题;“三控结合”综合控蘖技术,使双季稻分蘖成穗率提高了10至20个百分点,达国际领先水平;研究出绿色水稻生产技术和水田立体绿色农业模式、红壤旱地改良与作物抗旱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为江西绿色水稻发展、红壤旱地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撑……据不完全统计,团队研究成果累计推广应用1亿多亩,创综合经济效益100多亿元。

    另一组数据更足以证明该团队的创新实力:近五年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项,项目总经费5355.34万元;获各级各类成果奖励11项次,其中团队参与完成的“长江中游东南部双季稻丰产高效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2013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我省种植业领域第一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重大奖项;主持完成的“双季稻分蘖调控关键技术及其高产优质栽培研究与应用”获2013年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大面积推广后又于2016年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近十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论著6部,制定并颁布地方技术标准8个,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2项。

    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践应用。眼下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适度集中,如何研究出规模化、轻简化、机械化的农业产生关键技术,是彭春瑞和团队思索的课题。他们正进一步做这方面的研究。彭春瑞说:“我们团队成员大多出身农村,不忘初心,愿在红土地上燃烧青春,在田野里守望理想,把毕生献给江西的农业科技研事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