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哨前村农民的“六笑”
  • 哨前村农民的“六笑”

    时间:2017-12-27 15:34:51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宋海峰

    中国江西网讯(胡 记者宋海峰)去年元旦后,记者写过一篇《哨前村农民的“三笑”》,结尾写道:“望着笑容满面的农民,记者想:有了科学谋划、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哨前村的农民定会拔掉穷根。到那时,他们还会有‘四笑、五笑、六笑’”……

    一年多的时光过去了,新年即将到来,哨前村喜讯不断传来:“嗬,产业做大了!”“嘿,全村28户贫困户,今年预计比上年人均户增收800多元,今年,哨前村可如期脱贫摘帽喽!”

    冬至这天,记者驱车前往靖安县罗湾乡哨前村。“实施‘一户三帮’工作法,增强贫困户内在发展动力,使贫困户家家有了脱贫致富产业,钱袋子鼓起来了,这就是哨前村农民的‘四笑’。”省委农工部扶贫工作队队长宋海涛兴致勃勃地说。哨前村村委会主任李云璋接过话头介绍:“‘一户三帮’工作法,就是驻村工作队当好扶贫脱贫政策宣传员,为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办实事;村两委在落实上做表率,带领村民闯致富路;无职党员以‘一户三帮’为载体,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俗话说:十穷怕九做。”宋海涛说,“2015年,扶贫工作队取得扶贫实效后,就如何帮助哨前村贫困户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想点子。我们发现,贫困户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思想,自身内生脱贫致富动力不强。扶贫要扶本。我们对村里的每个贫困户分别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内无职党员三个梯次结对帮扶,县乡人大代表参与,精准扶贫。”

    “有了‘一户三帮’工作法,我的‘懒’病治好了。”贫困户陈英云高兴地打开了话匣子。多年来,陈英云家的48亩毛竹每年都是请人上山砍,一根毛竹卖价是15元左右,每根毛竹付砍伐费7元。扶贫先扶志。在驻村工作队的开导下,陈英云变懒为勤,自己上山砍伐毛竹。今年,仅毛竹纯收入就达3万多元,是往年的一倍多。

    走进村里的E邮政服务点,罗湾乡乡长漆毛毛高兴地指着有机大米、土蜂蜜、生态竹荪等绿色农产品说:“省委农工部扶贫工作队引导贫困户加入哨云专业合作社,以产业扶贫资金、部门帮扶资金、现金、土地或劳务工资计价等方式入股。”扶贫工作队还引进浙江客商开发百亩荒山,种植桃树、彩色水稻等经济作物,带动了农家乐兴起。今年,仅有机水稻,全村贫困户预计户均分红2000元。

    拔懒根,增强贫困户自身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是哨前村农民的“四笑”,还有“五笑”“六笑”呢!记者来到正在建新房的贫困户陈贤虎家,陈贤虎边领着记者参观他的新房边说:“我长期患内风湿病,不能干重活,驻村工作队到县里有关部门帮我办理了大病救治,安排我到村里从事保洁员工作,并指导我种有机稻和经济作物。”脱贫致富后建新房的陈贤虎很高兴,“我家春节前就能搬进来住,感谢党和政府。”罗湾乡党委副书记、哨前村党支部书记漆运笑着说:“帮助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脱贫致富,这就是哨前村贫困户的‘五笑’。去年以来,全村七八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都实现了健康脱贫。”

    记者漫步在哨前村,总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进村主路亮化硬化,房前屋后、村组干道环境整洁,村庄靓起来了。休闲公园正在兴建,农村饮水升级改造全覆盖,石境小学正在改造提升,600亩高标准农田及石子、哨前两条灌溉横渠已竣工。已脱贫的村民张远和见面就说:“生产条件改善了,生活有了大提高,这就是我们村农民的‘六笑’哇!”

    哨前换新颜,百姓乐心田;展望发展路,壮志满心怀。说起哨前村的未来,宋海涛满怀憧憬地说:“我们还要继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把哨前村建设成为富裕美丽幸福的新农村。”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