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北京首映式侧记
  •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北京首映式侧记

    时间:2017-04-18 12:52:59  来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阿比拜

    鼓声敲响建设美好家园的最强音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北京首映式侧记

    编者按 鼓声震荡,击打出社会稳定的强音;舞影婀娜,欢跳出长治久安的升平。4月17日,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在北京首映,与全国观众见面。影片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宏阔的时代背景,以自治区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为叙事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最终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艺术再现了近年来新疆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事业进步的生动现实,表现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携手并进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高昂斗志。自今日起,本报将连续刊发3期专题报道,与您一起分享驻村工作队与各族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亚心网特派记者阿比拜

    4月17日下午4时,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正在陆续入场的观众们被门口一排《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的宣传海报吸引着,时不时地拿出自己的手机在海报前合影留念。

    “十多年前,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在新疆待过几个月,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都成了我梦里思念的地方,每次只要有关于新疆的影片我都会来观看,这次也是新疆的朋友邀请我观看《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这部影片。我很期待,希望借着影片来满足我的新疆梦。”北京市民王兆强抱着一束鲜花边说边走向小礼堂。

    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天山电影制片厂承办的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首映式正在这里举行。中央党校新疆班学员、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内高班师生、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内高班师生以及来自北京各界的专家、学者近800人观看了电影首映。

    在电影放映前,天山电影制片厂厂长、出品人高黄刚带着多民族主创团队走上台时,掌声雷动。特别是主持人介绍主创人员用1年半的时间,深入瀚海沙漠、绿洲戈壁,日夜兼程、披星戴月,用最热烈的真情实感,既内敛克制又奔放舒展地讲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基层各族群众手牵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真实故事时,全场观众都起立鼓掌。

    随着灯光的熄灭,观众屏住了呼吸,开始跟随银幕,随着那震撼心灵的鼓声走进影片,走进女主人公小阿依古丽的命运里。在影片中,观众们看到了阿依古丽从小对舞蹈的渴望以及对自己未来人生的迷茫,看到了那些受宗教极端思想蒙蔽的村民,看到了“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给村民们带来了希望,看到了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村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改变,看到了小阿依古丽舞蹈梦的实现以及努尔鲁克村沉寂多年的纳格拉鼓声再一次响起……

    当电影播放到最后,百人敲响纳格拉鼓时,观众们的掌声再一次响了起来,直到字幕播放完,观众们还是久久不愿离去,不停地鼓掌,不停地将“太棒了”“真好”等赞美词送给主创人员。

    正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莫合德尔·亚森用“拍得太棒了,拍得太感人了”表达着自己观看影片后激动的心情。

    “2015年我就在喀什地区莎车县离县城50多公里的一个村里驻村,电影里的每一个场景都让我回忆起驻村的那些日子。今天来观看影片的中央党校新疆班的同学们都曾驻过村,所以这部电影深深打动了我们,我是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观看的。”莫合德尔·亚森说,“我认为这部影片从艺术性到氛围的渲染都非常好,相信今后影片无论在哪个地方上映都能够打动观众。影片最后千人相送的场景,更是让我想起了自己驻村工作结束离开村庄时的场景。看着看着我想起了村里人,想起了我的那些亲人,希望这部影片能在全国各地及新疆所有地区放映,让大家通过影片来了解新疆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的重要意义。我也相信新疆各族群众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一定会敲响建设美好家园的最强音。”

    前来采访的凤凰网记者王佳文看完影片以后感触很深。“电影中对新疆文化、新疆人以及新疆情怀的展示给我打开了全新的视窗,让我能更好地了解新疆。‘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这种坚定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精神让我感动,今后我一定还会关注新疆,也希望能有更多关于新疆的电影走进全国院线。”王佳文说。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一学生日孜宛古丽·阿不都外力被电影感动得哭红了双眼。她说:“看到电影主人公阿依古丽因为受到被宗教极端思想蒙蔽的家人的影响没有能继续上学时,我感到非常心痛。也很庆幸自己享受到如此好的教育政策,能在北京上内高班,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学习,将来回去报效我的家乡。”

    来自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预科班的哈萨克族学生毛兰·胡安看完电影后,准备回去就写一封信给正在驻村的爸爸。

    “电影拍得太动人了,特别是最后那一张大合影更是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我几次忍不住流泪,这让我想起了驻村的爸爸,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爸爸的辛苦。今后我一定会更支持爸爸的工作,努力学习成长为像爸爸一样的人,将来也要扎根在基层,为国家的建设、家乡的安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毛兰·胡安说。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高二学生热孜也·艾尔肯一说起电影中的一些场景就会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

    “影片最后当驻村工作队队长听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强忍着眼泪跟村民们一起照全家福时我都哭出了声。有很多像他一样的驻村工作队队员在基层无私地付出,我觉得我们都应该真诚地感谢他们,要不是他们的坚守和努力,就不会有今天新疆孩子幸福的生活。”热孜也·艾尔肯说。

    带着学生们来观影的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学生发展处主任洪娟说:“看完电影,我觉得非常感动,我一直都带新疆内高班的孩子们,对于新疆还是很了解的,也深深地热爱着新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没有党中央的关怀,没有驻村工作队队员默默地付出,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美好的生活。我们内高班的很多孩子刚来的时候汉语都说得不好,如今他们不仅能说标准的汉语,生活状态、观念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我觉得我做的工作非常值得,就如影片中‘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虽然很艰辛,但是我们相信只要这样付出,未来的日子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观影结束后,观众们还意犹未尽,三五成群地围着剧组的演员们合影留念。

    “电影首映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对我们天山电影制片厂的肯定,我相信就如电影里敲响的纳格拉鼓,这鼓声敲响的是新疆电影人扎根大漠绿洲,坚持为人民抒写的真挚情怀,这鼓声敲响的是天山儿女追求幸福生活的心灵呐喊,这鼓声敲响的是新疆各族人民感恩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的最强音。”天山电影制片厂厂长、《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出品人高黄刚说。

    ■故事梗概

    在新疆南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南端,有一个依偎在昆仑山脚下的小山村。

    16岁的山村少女阿依古丽在河畔忧郁地叹息,受宗教极端思想蒙蔽的父亲不允许她跳舞并且正急着要把她嫁人。村里压抑的生活氛围,让纳格拉鼓的传人托乎提大爷不敢打鼓,更让初到村里的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们,感受到了工作上的压力。

    工作队副队长阿里木江一进村就开始寻找名叫阿依古丽的少女,引发村民的非议。原来8年前,7岁的阿依古丽在村里观看了舞蹈家吐尔尼沙的表演后,连续两年写信给她表达自己想学跳舞的梦想。然而阴差阳错,吐尔尼沙的丈夫阿里木江却忘记将这些信交给当时正在国外进修的妻子。8年后,偶然在办公室发现了这些信件的阿里木江立即请求驻村工作,带着一颗懊悔的心来到村里。然而,阿依古丽拒绝承认自己就是当年写信的人。

    为了冲破村里的压抑气氛,工作队成员带头打响了纳格拉鼓,鼓声震撼着托乎提大爷的心灵,但老人还是不敢在公开场合拿起鼓棒。托乎提和自幼失去母亲的孙子艾山江相依为命。工作队队长何建疆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着艾山江,不但解开了艾山江失去母亲的心结,还要资助他将来上大学。这一切感动了托乎提老人,他勇敢地重拾鼓棒,带领村民们一起打响了久违的纳格拉鼓!一段时期以来,压抑在村民心头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随着鼓声和眼泪迸发出来!

    被父亲逼婚的阿依古丽从家中逃出,当她跑过村委会大院时,偶然看到了工作队为了找寻她,画在村民大舞台上的,自己年幼时写给吐尔尼沙信里的舞蹈画……阿依古丽震惊了,她手摸着墙上的画哭起来。被媒人欺骗的阿依古丽的父亲尼亚孜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疯狂地找寻着离家的阿依古丽。大舞台前,父女俩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在工作队的努力下,阿依古丽登上了梦寐以求的达人秀舞台,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偶像舞蹈家吐尔尼沙。阿依古丽重返校园。

    通过工作队1年的驻村工作,一度灰暗的小山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笑脸多了,干部强了,脱贫有路,鼓舞欢腾。两千多名村民舍不得工作队的干部们离开,要和他们来个千人大合影。而就在这欢乐的时刻,传来了工作队队长何建疆母亲去世的消息……

    (记者阿比拜整理)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摩研讨会在京举行

    这是一部具有崇高精神内涵的优秀电影

    亚心网讯(特派记者阿比拜)16日,《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摩研讨会在北京市中国电影家协会举行。我国电影界的专家、教授、影评人、电影工作者等观看了影片,对影片的主题、风格、表现内容及思想艺术性等进行了广泛研讨,并给予电影高度的评价。

    与会影视专家一致认为,该影片立意高远,思想深邃,艺术感染力强,是一部具有崇高精神内涵的优秀电影,应当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大家将利用各种有效方式,积极向全社会推介这部优秀影片。

    “这部影片将主旋律、文艺片、故事片非常好地结合起来,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性。”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张宏说,“影片让观众感受到维吾尔族人民的勤劳质朴、善良热情,驻村工作队的奉献与辛苦,宗教极端势力对维吾尔族同胞文化、生活肆意践踏、破坏,更加凸显出民族团结对振兴国家的重要性,整部影片润物细无声。我在想怎么把影片推广好,除了通过市场化运作,同时,这部电影也应该组织广大内地干部、群众都来观看,通过影片可以更多地了解美丽的新疆,了解在基层一线工作同志的辛苦、奉献、情怀。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推广这部优秀影片。”

    “影片令我泪光闪闪,很感动。这部优秀的作品,振奋士气、鼓舞人心。优秀文化作品对新疆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贡献不言而喻。”中国艺术报社社长向云驹说,“我们大家都非常关注新疆的发展,影片真实地反映了驻村工作队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真实故事。维吾尔族群众能歌善舞,受宗教极端思想影响,当地维吾尔族群众不唱歌不跳舞,这就是把维吾尔族灿烂的文化扼杀了。驻村工作队去做的是保护历史传统、风土人情,传播现代文化的事,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深刻。影片抓住关键环节,让我们看到了新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电影艺术》主编宋岱表示,影片艺术感染力强,题材选择好,切入点好,如此重大的事情,通过小的切口,通过维吾尔族群众的生活表现出来,非常了不起。我们要用正能量对冲噪音杂音,创作更多这样优秀的艺术作品,乘风化人。影片里的音乐非常好,既有粗犷又有婉约,能打动人心。下一步的重点工作是加强各方面的沟通、交流、安排,从而把这部优秀作品宣传好、推广好、发行好。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王一川说,看完影片的感受就四个字“鼓舞人心”,这部影片整体的基调、效果让人眼前一亮。影片尽显新疆之美,有新疆的自然风光之美、风土人情之美,特别能打动人,能激发、唤起大家热爱新疆的美好感情和去新疆的愿望。此外,影片真实再现了新疆“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效果,影片中驻村工作队队员的作风,对老百姓的真情实感,值得学习,令人鼓舞。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钟大丰表示,看到这部少数民族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很振奋、很鼓舞。影片中小男孩打鼓和女主人公在河边跳舞,是一种文化象征,而这种文化象征却因为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就成了一个文化禁忌,我们怎么能够唤醒被宗教极端思想蒙蔽的人们?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义的探索,整部影片也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并最终随着驻村工作队的努力,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我认为‘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在基层不仅仅是帮助各族群众致富,还带去了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和正确的价值观。影片中女主人公逃婚,她认为自己结婚就变成鱼缸里面的鱼,最终以逃离家庭的方式,逃离了宗教极端思想的禁锢,后来当一系列问题解决时,她说‘我要回家,那是我的家,我一生还要跳舞,跳舞是我的性格,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这部分对于民族的性格、民族特征的呈现非常到位。这部影片挺有启发性的,我看到的是一个电影人认认真真做出来的精品。”钟大丰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