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 指尖旋舞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修复成果展背后的故事
  • 指尖旋舞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修复成果展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7-07-14 20:01:04  来源:新疆经济报  作者:张迎春

    □亚心网记者张迎春

    文物,是过去的人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是灿烂文明的承载,历史文化的传承凝集于一身。特别是在新疆,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文明的交融荟萃中心地段,那些前人留下的无数文物,精工巧琢,丰富多彩,凝集着古代先民们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一体多元的有力见证,更是新疆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力见证。

    然而,历经千年,岁月逐渐侵蚀着它们昔日的芳华,使它们不复过去的容颜,甚至濒临销毁。但新疆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器械师,也不是化学家,却借助各种科学手段,以国内先进的修复技术,指尖旋舞,艺成天工,使那些承载过历史文明,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濒临损毁的文物,一个个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面貌,显示出生命的活力与生机,他们,就是新疆的文物修复工作者。

    文物修复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儿,如何让修复好的文物,既要保持原来的材质和形态,又能长期保存,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解放初期,新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一年只能修复几件文物,工作进度缓慢。到了20世纪,这种被动局面仍然在持续。因没有掌握先进的文物修复技术,令那些成千上万的馆藏文物,只能展出很少的一部分,而大部分待修复的文物则长期存放在库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文物渐渐地出现了霉斑、粉化现象,一不小心,就变成了碎片。如何修复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一直是我们心头的一件大事。”7月3日,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万洁对记者说。

    近两年,随着国家和自治区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从资金上给予保障,新疆博物馆也借此机会,与拥有国内先进技术的科研单位和院校进行项目合作,加大了文物修复保护的力度。

    据了解,从2011年起,国家文物局在新疆举办了新疆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业务培训班,这是新疆第一次进行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业务的培训,规格高,时间长,邀请了国内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给来自新疆各地的学员进行理论授课与现场指导。3个月后,这些学员学到了壁画修复基础理论知识,并初步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之后,新疆博物馆与全国各大知名的科研院所进行多方合作,相继对青铜器、纺织品、纸质文书等各类馆藏文物修复技术人才进行培训,着力培养文物修复人才队伍。

    更重要的是,随着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国家文物局纸质文物保护基地新疆工作站、国家古代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工作站等相继挂牌,新疆的文物修复工作者对壁画、纸质文书、青铜器等各类文物的修复技术,通过新疆一个个文物修复保护项目的进一步实施,与过去相比,文物的修复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修复一件文物,就如同医生给病人做手术一样,修复工序繁杂,难度大,要求精准。因每件文物的材质均有不同,修复方法、技术和手段自然也有所不同。以前,新疆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文物修复手段大都很传统、简易。如今,国内文物修复的新理念开始注入后,他们经过“十八般武艺”的实践与操作,各种高科技文物修复材料和修复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使用,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文物原来的模样,就是文物修复所说的“修旧如旧”的效果。特别是近几年来,新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工作者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慢慢地,他们心里有了底气,不但可以修复本馆里的各种文物,还将视角延伸到了策勒、奇台、塔城等全疆各地州、县市,带动全疆文物修复技术队伍逐渐扩大,使不少原来破损的文物,重新得到了保护,焕发了生机。

    手拿小工具坐在无影灯下,用显微镜观察着文物质地,调试各种试剂进行成分配比等,一件件破损的文物,经过新疆文物修复工作者们的手后,重新焕发出昔日光彩。一件件被放置在库房多年的文物,开始走出“深闺”被众人所识。那些历经千年仍鲜妍的丝棉毛麻织物,惟妙惟肖的泥塑和千姿百态的青铜器,还有闻名中外学术界的文书和栩栩如生的梵相壁画,汇聚在新疆博物馆近日主办的《指尖旋舞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修复成果展》中,呈现给国内外的观众。

    此展立足传承和弘扬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紧扣新疆“三史”,围绕“让文物活起来”,汇集了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且经修复保护后的壁画、纺织品、金属器、纸张、泥塑等5类精品文物共140余件/组,分3大部分,介绍文物保护修复所遵循的原则、流程、修复技术及预防性保护,将新疆各类文物修复过程中的难点、亮点及创新之处一一呈现。这是新疆首次举办的文物修复展,全面展示了近10年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包括与国内外专业机构的合作、新疆各文物修复单位基地建设,人才队伍的建设等,让我们看到了新疆文物修复工作者秉承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所付出努力的结晶,为今后新疆文物修复工作,打开了一个新视野的风向标。

    壁画:重现昔日

    □亚心网记者张迎春

    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工作室,一幅修复好的《千手千眼观音残像壁画》,呈现在记者面前。

    这幅壁画上,千手千眼观音圆润的脸庞、明亮的眼睛、纤细的手指,让人恍然觉得思绪穿越到了千年之前,同时让人有些不相信,如此精美的佛教壁画形象,竟然出土于远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和田地区策勒县境内的达玛沟佛教遗址。

    记者了解到,达玛沟佛教遗址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发掘出来的面积最小的古代佛寺,也是整个塔克拉玛干地区保存状态最好、壁画面积保存最完整的佛教遗址。大唐高僧玄奘曾在《大唐西域记》中提到,这里曾经是“佛塔林立,僧人云集、物阜民安、佛教兴盛”的繁荣盛景。据史料记载,古代于阗佛教的传播曾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而《千手千眼观音残像壁画》是佛教密宗中最重要的菩萨之一,也是佛教密宗艺术中塑造、绘制最多的菩萨,这幅壁画形象出现在这处遗址,说明当时于阗佛教艺术高度发达的水准以及与南亚、中亚和中原地区相互交流的密切关系。

    “你们看,这个观音一只手托月,胸前则是一块和田玉,揭示了唐代佛教密宗对西域于阗的影响。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都能看到观音的眼睛。”新疆博物馆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姚敏介绍,根据相关文史资料记载,从这幅壁画不难看出,中原对于阗佛教及艺术的影响力。谈起这幅壁画的修复工作,姚敏十分感慨:“这件文物在修复前,壁画泥土酥软、色彩脱落,甚至在重重地吹一口气后,可能会瞬间消散。你看,经修复后的《千手千眼观音残像壁画》画面上,观音安详的神态和身姿,看上去很清晰。”

    这是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新疆第一次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业务培训的成果,当时,新疆邀请了国内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专程到新疆来,给来自全疆各地的学员进行理论授课,讲授国内先进的壁画修复方法和技术,手把手对他们进行现场指导,最后才完成了《千手千眼观音残像壁画》的修复。修复后的《千手千眼观音残像壁画》栩栩如生,重现昔日于阗佛教的兴盛,更显历史文化价值。

    记者环顾四周,觉得眼前的文物修工作室,像一个画室,又像一个医务室,桌子上和地上,各色颜料的瓶子,大小注射器、棉球、手术刀、起子、排刷等工具十分齐全。据姚敏介绍,修复一幅壁画,首先要给壁画探明结构、分析颜料和进行病害调查,掌握了壁画的所有情况后,给壁画除尘,再进行加固、拼接、边缘修复、制作支撑体等,每一道工序,丝毫马虎不得。破损的壁画在经过修复工作人员“十八般武艺”的操作程序完成后,重现出往日芳华。

    “与这件壁画一起修复的,还有色彩温润用笔洒脱的《千佛像壁画》等文物。这些壁画修复后,为了展示达玛沟佛教遗址的历史文化,两年前,我们与和田地区策勒县人民政府合作,先后在上海、西安等全国各地,举办了‘丝路梵相——新疆和田达玛沟佛教遗址出土壁画艺术展’巡展。每到一个地方,特别是每当很多专家和观众看到修复后的《千手千眼观音残像壁画》后,感到十分震撼,他们都说,没想到在新疆至今还能保存这么漂亮的千年壁画,还没想到古代于阗地区佛教的千手千眼观音曾在中原地区盛兴,也会在遥远的西域地区盛兴,不同族群的人在这里交流,共融共存,相处和谐。更没想到,于阗佛教艺术的‘于阗画派’风格那么精美,还曾经对中原地区有过很大的影响。”姚敏说。

    修复一件文物,就如同医生给病人做手术一样,修复工序繁杂,难度大,要求精准。图为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正在修复文物。

    这只巨大的铜鍑,高90多厘米,直径70厘米,肚大口小。据专家考证,这是现存全国最大的铜鍑,可谓“铜鍑之王”。这只铜鍑在修复前已经变形和残缺。

    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才修复好这只铜鍑。如今,它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一个成功案例。

    服饰,重现丝绸之路华美霓裳

    □亚心网记者张迎春

    一件2000多年前淡黄色的上衣,圆领,衣襟宽大,样式简洁,像是现代人轻松又舒适的休闲服。这是从和田地区洛浦县山普拉古墓群出土的毛织物套头上衣。原来的颜色是白色,因埋于地下年代太久,被腐蚀而变成了淡黄色。

    这件文物在修复前,衣服上的杂草、血渍、泥土杂糅一起,变得腐朽不堪。不仔细看,根本分辨不出哪部分是土渣、哪部分是布,有的地方还有撕烂、缺失的洞孔。但是,就是这件文物,经过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柳方和同事们的巧手,历经4个月后,变成了一件完整的衣服了。

    说起这件衣服的修复工序,柳方和同事们可谓是用心良苦。他们先将衣服和泥土、枯草分离,进行低温消毒。然后,用纯净水进行清洗,用镊子把衣服表面被软化的杂质,一点点地剥离取下。然后再进行除尘、局部平整,最后,才一针一线缝补上面的洞孔。

    谁知,这些洞孔是最不好缝补的。文物要修旧如旧,上哪里去找和2000多年前相似的布料?他们只好一趟趟地到乌鲁木齐市的各个布料市场上去找相近的布料,买回来一次次地试着染色,经过十多次的实验后,才染出和原来布料最相近的颜色。布料染好了,还要进行砂洗,洗出旧布料的感觉才行。之后,再缝洞孔。衣服残片如一个手掌大的地方,需要缝上千针。他们天天在放大镜下,缝啊、缝啊,缝上一天,眼睛都花了。4个月后,当这件套头上衣完整地呈现在大家面前时,大家感到欣慰不已。

    丝绸之路上的古代新疆人,为什么穿这么宽大的圆领上衣?与中原人穿的圆领衣服是不是很相似?柳方和同事们一边进行修复,一边思考着,觉得看似枯燥单调的修复工作,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这些年,新疆出土了大量的色彩鲜艳的纺织品类文物,因年代久远,加上新疆干燥的自然气候环境,这些纺织品类文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轻则被泥土污染,重则只剩下部分残片,大多数文物出现了糟朽、污染、褶皱、残缺、破裂、褪色、虫害等问题。如不及时修复保护的话,将面临损毁。

    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新疆工作站成立后,柳方等6名新疆学员赴杭州去参加文物修复培训,学习到了国内先进的纺织品类文物的信息提取与记录、测试、清洗、加固、修复等技术,并完成了5件(组)纺织品类文物的修复。之后,新疆博物馆与中国丝绸博物馆展开合作,用5至7年时间,对山普拉古墓群出土的400余件(组)纺织品类文物进行修复保护,而这件上衣,正是他们的修复成果。

    不仅是山普拉古墓群出土了很多纺织品类文物,吐鲁番市也出土了很多纺织品类文物。那些埋在地下的衣物,不管曾经多么华美,皆因深藏于地下,与泥土融合在一起如今变得面目全非。经过柳方和同事们的手,千缕百纳,精工细作后,重现了丝绸之路霓裳的华美,让人们重新回味古代新疆人社会、生活、经济、审美以及感受到修复工作的新奇和神秘,这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铜鍑之王”:战国时期哪个部落曾使用过?

    □亚心网记者张迎春

    这是一只巨大的的铜鍑,高90多厘米,直径70厘米,肚大口小。据专家考证,它是现存全国最大的铜鍑,可谓“铜鍑之王”,经过文物修复工作者的修复后,已完整如初。

    谈到这只铜鍑的来历,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金属组的石亮感到特别欣慰。他告诉记者,这只铜鍑来自奇台县博物馆,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县碧流河附近修路炸山时,无意中被炸出来的。当时,周围没有发现其他文物,只发现了这只铜鍑,铜鍑被炸了一个大洞,有不少裂痕,当地文物工作人员将它收藏在了奇台县博物馆。后经专家考证,这只铜鍑的年代为春秋战国时期。

    “这种巨大的铜鍑在全国极其少见,一个是铜质厚,体量大,形制特别。”记者仔细一瞧,果然,一般的铜鍑只有一对耳朵,这只铜鍑却有两对耳朵,一对耳朵用来人们手提铜鍑,另一对耳朵用木棍把铜鍑抬或架起来。“还有,一般的铜器,铜铅锡的含量多,但这只铜鍑却含了很多鉮,这种金属含量和形制的铜鍑,之前在中亚或西亚地区曾有出土发现,现在在奇台县出现,我们推断它是当年从中亚或西亚地区流传过来的。”石亮说。

    这么又大又奇特的铜鍑,古代人用它来干什么呢?记者想知道。“它可能是为一个部落的人做饭的炊具,到现在,它上面还遗存着被烧灼的痕迹。”石亮说,这只铜鍑究竟是哪个部落的人使用过的?因历史资料和与它相关联的出土文物欠缺,现在还说不清楚。但历史上的奇台曾是兵家必争的战略重镇,更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加上多元文化的撞击和交融,在这里遗存下来了很多文物。同时奇台县自然资源富集,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这让石亮和他的同事们对这件铜鍑不敢轻视,他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修复好它。

    他们把这只铜鍑搬到修复工作室,照相、检测分析、记录,然后清除上面的有害物、粉状锈,接着对它进行矫形、焊接、表面封护,照相、记录等,每做一步都会精心思考设计,小心翼翼,不让铜鍑受到一丁点儿的损坏。其中矫形的工序是最难掌握的。石亮说,修复前,这只铜鍑已经有变形和残缺的部分。进行修复时,他们将它固定在一台矫形架上,根据它的形状,和同事们或加力或泄力,一点点地仔细调整着他们手中的力度和方向。多一分,少一分,可能都会前功尽弃,将铜鍑损毁,因此他们不敢有半分毫的差池,真可谓是步步惊心。

    这项由新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北大学共同实施完成的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历时两年,共保护修复我区铜质文物25件。其中,铜佛像13件、铜镜7件、其他铜器5件。而这件修复好的铜鍑,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的一个成功案例。

    新疆曾出土过很多件青铜器,仅新疆博物馆库存的青铜器就有近一万件,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没有一件青铜器是完全一样的,就是相似的文物,损坏的程度也不一样,修复工序和难度也不一样。在石亮眼里,每一件文物就像一道数学难题,需要做一个全新的修复预案设计,这些都考量着他和同事们的智慧与耐心。现在,这个修复项目完成了,但修复工作并没有停止,随着他们的文物修复技能逐步提高,让很多“排队”等待修复的青铜器,一一恢复原来的模样,他们将一如既往秉承工匠精神,让新疆更多历经千百年历史或有损坏的青铜器,得到科学的保护。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