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辽宁新闻 > 19岁小伙用182天航拍营口,燃爆了!
  • 19岁小伙用182天航拍营口,燃爆了!

    时间:2019-01-03 21:52:03  来源:  作者:

    图片飞行是我的梦想 无人机帮我圆梦飞行是王广鑫儿时的梦想。初中时,王广鑫爱上摄影,挎着单反相机随走随拍,但总觉得地面满足不了取景需求,他开始追求更独特视角。高二时,他拥有了第一架无人机,那一刻,翱翔蓝天的梦想正以另一种方式实现。图片逐梦的过程是艰辛的,多飞,多练,这是王广鑫一直挂在嘴边的“秘籍”。暑往寒来,白天黑夜,一有空闲,他就要练习“飞行”。寒冷天气里,经常是“飞”完直接去诊所“报到”。那个时候家人不理解,认为是瞎耽误工夫,还折腾身体,但追梦的幸福,他自己懂。图片让更多人了解我的家乡图片苦练一身本领的王广鑫要为家乡拍摄一部宣传片,查网站整理关于营口的数据资料,学习无人机拍摄高手的手法和技巧,向亲戚朋友征集创意……这是一部完全属于王广鑫的作品,是他技术的展现、思想的表达,追求极致是对自己、对受众的唯一交待。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王广鑫决定从家乡大石桥拍起,到盖州、鲅鱼圈,再到营口市内,涵盖全地区的山、水、城。为达到最佳效果,他连续20天到同一地点,重复捕捉图门-营口K7370次列车10:50驶过拍摄位置的画面。风向、光照、气流等不可控因素增加了拍摄难度,19次的不理想成就了第20次的“满意”;无论音、画,每一次素材采集都是付出艰辛的过程。“乘坐K7370次列车的乘客,请到2号站台检票……”,视频里一句简短、清晰的广播报站是王广鑫在火车站候车室过往人群异样的目光里,连续三天举着麦克、踮着脚采集的;为追求理想效果,关闭智能蔽障,全部手动操作。沿着202国道营口-鞍山交界处低飞、拉升……一系列高难动作呈现了擦过“欢迎您到营口来”道路导向牌的画面;八级海风下,面对随时“炸机”的风险,王广鑫按下起飞键,拍下海面上渔船停靠,旗帜飘扬的画面。他说,只要素材留存,“炸机”也认了;于王广鑫而言,每一次起飞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次降落就是一次收获,最大的收获也是来自于最难熬的日子。凌晨2点的闹钟尤其刺耳,那几日天亮之前,他一定是在去往60公里外黄丫口的路上,因为那里的日出与云海,很美。虽已进入春季,但破晓时分的寒冷还是会冻木手指,拍摄时,王广鑫几乎全程用手腕操控。00:00/00:00王广鑫作品《山水城》从筹拍到成片耗时182天,单景采景拍摄最长20小时,重复镜头最多拍摄52次,累计拍摄1148G素材,最终完成了一个3分23秒的片子。精心打磨、“千里挑一”的作品《山水城》就是王广鑫眼中的家乡。他用镜头记录这座城市的动人之处,山川、河流……虽然不全面,但,是他送给家乡的一份礼物,真诚,充满爱。图片拍过就是历史 创新才最重要有人建议王广鑫用《山水城》作为大学毕业作品,他说拍过就是历史,创新才最重要。他现在开始筹备2019年大作《穿越东北》,从沿海城市大连到黑龙江大兴安岭,穿越辽吉黑,带来一场大海到森林的视觉盛宴。可能面临的艰难险阻,有预想中的,也有无法预见的,但想要挑战和突破自我的欲望战胜了一切。图片图片让爱好成为职业是人生最幸福的事,王广鑫是幸福的。他取得了《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凭借实力获得沈阳市首届市民运动会无人机项目一等奖,因此接受了新华社、梨视频等媒体的采访;有了自己的GXG工作室;开设了植保无人机培训班。谈到职业规划,他打算将无人机技术应用到农业机械化,开辟自己的事业。总之未来无论做什么,一定是与他的“飞行”梦有关。采访结束几天后,在“寻找城市之光”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上,我们再一次见到了王广鑫。凭借《山水城》,他站上一等奖领奖台,他依然如初见时,诚恳、内敛。图片每个人都曾经有梦可追,只是很多人在庸庸碌碌中忘记了自己的梦想,而王广鑫始终坚持,他战胜艰辛与挫折,面对希望与挑战,一次次出发……加油,广鑫!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