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新疆新闻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团结之花美丽绽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综述
  • 砥砺奋进的五年 | 团结之花美丽绽放——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综述

    时间:2017-06-23 20:50:14  来源:乌恰县政府网  作者:

    开栏语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和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三周年。为进一步掀起全疆各族干部群众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动员和激励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而努力奋斗,天山网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 • 高扬总目标的旗帜”专栏,大力报道三年来,特别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总目标,推出的系列举措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和扎实作为。

    团结之花美丽绽放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综述(四)

    6月18日,库车县人民检察院的干警和村民一起载歌载舞。当日,该检察院干警来到玉奇吾斯塘乡杭浦巴格村看望结对亲戚,并与村民开展联谊活动。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每每诵读起总书记给全家人的回信,托乎提汗 • 库尔班老人便禁不住热泪盈眶:“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

    作为边疆地区,新疆的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民族团结息息相关。进入改革发展稳定新时期新阶段的新疆,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极端重要性愈加凸显。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多次对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作出重要论述。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

    时隔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召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他满怀深情地说:“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个朴素而形象的比喻,从此深深地刻在了各族群众的心里。

    三年后,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也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2016年1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正式实施,不仅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的法治基础,也是贯彻落实中央路线方针、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

    事实表明,民族团结就像空气、阳光和水,是新疆各族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围绕总目标巩固发展民族团结

    多岁的呼图壁县呼图壁镇双桥社区居民王桂珍有一个维吾尔族名字:阿同汗,意为“金子般的心”。这个名字是王桂珍30多年来热心帮助各族群众赢得的尊称。

    从帮助第一位维吾尔族孤寡老人开始,王桂珍已经无偿照顾了上百名各民族老人和留守儿童。端茶送饭、洗衣打扫,王桂珍像女儿、像母亲一样帮助他们。

    这样的民族团结事例,在新疆不胜枚举。这也是全区上下在思想、认识和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民族团结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

    “篝火能将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吓跑。”维吾尔族的这句谚语,准确地表达出新疆各族群众的真情实感。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对我们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

    三年来,特别是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以及“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加强军政团结、军民团结、警民团结、兵地团结,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使各族群众学习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三年来,自治区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和各民族互学语言,于润物无声中实现各民族团结一心。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内,各民族同学同住一个宿舍,互学语言、互相帮助,胜似兄弟。

    三年来,自治区稳步推动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形成了各族群众团结互助的生动局面。在和田县高新农业经济新区和谐新村,汉族、维吾尔族、回族、藏族、苗族等各民族600多户村民一起学语言、学技术,搞生产、奔小康,其乐融融,亲如一家。

    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3月25日12时55分,伴随着长鸣的汽笛,首发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缓缓驶出乌鲁木齐站,向和田进发。首发列车上,近900名干部职工赴南疆四地州结对认亲。

    去年10月16日,自治区启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全区100多万干部职工不远千里,与基层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很少出远门的南疆亲人在亲戚的陪同下,来到乌鲁木齐感受和体验现代生活,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变成了亲戚,成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民族团结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用心呵护和自觉行动。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一个个感人的民族团结故事,在天山南北广为传诵,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扎根边疆行医几十年,把救人的职业当作为民造福的崇高事业,帮助贫困患者,服务各族群众,他就是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

    收养汉族、回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十几个孤儿,教育抚养他们成人。她是电影《真爱》在现实中的主角、青河县的维吾尔族老妈妈阿尼帕 • 阿力马洪;

    靠卖30万串烤羊肉,攒十余万元,资助百名贫困儿童。他是“草根慈善家”阿里木江 • 哈力克;

    一名汉族妇女,却被维吾尔族老人称为好女儿,被维吾尔族孩子称为好妈妈,她有一个好听的维吾尔族名字“杰米拉”。她是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盖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元敏。

    ……

    一幕幕、一桩桩感人肺腑的民族团结故事,是一分分沉甸甸的感动,更是新疆各族人民心手相连、亲如一家的赞歌,印证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一位作家说:在新疆,普普通通的一场雪,会落在十几种语言里;阳光明媚的早晨,太阳这个词,也会在不同的语言里发光。民族团结,与每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都是那样密不可分。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