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内蒙古新闻 > 老支书的“红色人生回忆录”
  • 老支书的“红色人生回忆录”

    时间:2017-04-10 20:45:10  来源: 包头日报  作者:

    工作人员在与老支书交谈沟通。

    捧着厚厚的档案册样本,76岁的张栓政难抑激动的心情,这本“红色人生回忆录”浓缩了他一生的足迹:1941年出生在河南省叶县田庄乡英李村;17岁入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在机场和战友的合影;1965年3月退役,被授予预备役军官少尉军衔,并转到武汉市中等机器技术学校担任指导员,在武汉半年,于9月份调到内蒙古第二机械厂,工作中和工友们的合影;之后担任车间主任、工会主席,然后是结婚、生子,儿子的成长,孙子的出生,直到2000年7月退休,退休后和老伴的旅游照片……“太珍贵了,这是我家庭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珍藏,将来要留给我的子孙,我要好好感谢心愿公益协会和富强路街道办事处。”

    红色人生回忆录

    “红色人生回忆录”项目是包头心愿公益协会与青山区富强路街道办事处为69位老党支书制作的人生回顾纪念册,也是他们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献礼项目。通过前期走访,工作人员将69位老党支书的材料收集并分类整理,根据他们不同的故事和人生轨迹来确定纪念册的逻辑和思路并制定框架,以整体协调、美观且突出人物为原则进行排版和设计,最终将为每位老支书制作一本精装版的回忆录。

    青山区富强路街道党员多、支部书记多,最明显的是支部书记多以退休老党员为主,趋向老龄化。作为支部书记,他们的党性意识与工作热情高,多于奉献,却少被关怀。因此,青山区富强路街道下属6个社区党委在为这些老支书提供身体健康保障的同时,以包头心愿公益协会的服务为依托,为辖区内69名老支部书记制作“红色人生回忆录”,帮助他们梳理自己的人生轨迹,将回忆里精彩且深刻的部分制作成册,让老人们能够得以珍藏。

    留存激情岁月的记忆

    制作“红色人生回忆录”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的四个月时间里,参与的工作人员从宣传、走访社区,到制定实施方案、确定老支书名单,而后家访老支书,送去准备材料清单,拍照留档,设计画册模板,收集资料、拍照、编号并归档,加上及时沟通查漏补缺并排版美化,直到最终成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刚开始一些老支书还不愿意,可看到别人做的档案册样本,老人们才真正发现了这本册子的价值,于是开始回家翻箱倒柜找老照片、老证书,几百张黑白老照片摊在床上,每一张照片都述说着它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老人们在和工作人员讲过去的经历时,也常常沉浸在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中,讲到激动时常常热泪盈眶,这也让他们更懂得了制作这本档案册的意义。

    “红色人生回忆录”项目3月开始启动,在入户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也都非常兴奋,他们发现了有热爱文艺的老团长,有收藏几百枚毛主席像章的老工人,有明清时的老照片,有50年代的毕业证,有1968年的结婚证,还有六十年代的语录本……每个人都曾有鲜活热烈的青春,火热激情的中年,丰富多彩的晚年。为老支书们制作回忆录,其实是在引导和协助他们梳理自己的人生轨迹,在整理收集材料及各类照片的同时,帮助他们唤起对自己过去的记忆,再经历一遍那些照片记录的美好,能够充实他们闲赋在家的老年时光;同时,让那些动容的时光不仅仅留存在记忆里,而是珍藏于册,不仅能够与后辈子孙分享,更是将对家庭的爱体现出来,增强家庭凝聚力的同时将老一辈的优秀传承给子孙们。心愿公益协会的工作人员每天抓紧时间挨家串户搜集资料,同时,这些80、90后的工作人员也常常会被感动着,搜集工作也让他们了解了更多的历史,对这些老支书们更多了一份由衷的敬重。

    据包头心愿公益协会会长孟繁成介绍,“红色人生回忆录”有三大特点:一是有回忆,唤起所有深刻的记忆,让回忆里感动的情绪留存于心,让时光中美好的时刻珍藏于册;二是有故事,用照片讲述家庭故事,老支书及家人的经历跃然纸上,表达爱、凝聚爱;三是有精神,将老支书们对工作奉献的精神、对党和群众热爱的精神传承给子孙后辈,让红色精神能够代代传承。对于青山区富强路街道下属6个社区党委来说,通过对老支书们的关怀,将帮助提升老支书们的政治荣誉感和宗旨意识,增强他们对组织的归属感,进而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从而激发党组织的活力与凝聚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