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内蒙古新闻 > 开学第一课
  • 开学第一课

    时间:2019-03-02 19:50:49  来源: 正北方网  作者:

      

    民警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为幼儿讲解安全知识

      

    为长辈敬一杯酒

      

    小学生在阅读新书

     

    向祖国致敬 

    2月28日,为了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体验一个意义非凡的开学典礼,呼和浩特市各中小学校、幼儿园精心策划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食品安全进校园、学习蒙古族民俗礼仪,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第一课。

    不和陌生人走

    2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呼和浩特市星辰幼儿园秋实分园,老师和孩子们正在进行以“不和陌生人走”为主题的防拐骗安全演练活动。通过安全演练,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掌握基本的防拐骗技巧,有效地提高幼儿防拐的自我保护意识。

    “安全是幼儿园的生命线,我们一直把安全教育放到第一位,离开安全一切都是零。”刘园长说,每年幼儿园的开学第一课就是安全教育,不仅仅是要给孩子上,也要给老师上。孩子的安全教育课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物品安全等方方面面。对于老师的安全教育培训是老师上岗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园内已经发生的不安全视频的观看、研讨,从中学习经验教训,找到应对的策略,从而能更好地教授孩子安全教育知识。

    拥有28年幼教从业经历的刘园长,对如何做好幼儿安全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她说,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危险。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例如,教育幼儿不要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来幼儿园,更不应把它放在口、鼻、耳中,以防伤害;教育幼儿不能拿玩具和同伴打闹,更不能抓、咬、打同伴;上下楼梯靠右边走,不从楼梯扶手往下滑,不做爬窗、扒窗、跳楼梯等危险的动作;教育幼儿不随意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让陌生人碰自己的身体等等。

    “现在的社会多元而且复杂,幼儿安全教育更是尤为重要。所以,一定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刘园长说。

    牢记交通安全

    “在上学放学的途中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能在马路上玩耍,不能随意横穿马路,要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2月28日9时许,为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赛罕区交管大队六中队民警来到赛罕区金桥小学,给学生们上了一堂交通安全教育课。

    民警结合往年事例,向师生们讲解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讲解了如何安全行走、过马路、过斑马线、乘车等交通安全常识。民警还从“行车安全”“骑车安全”“坐车安全”三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小学生如何保障自己上下学的出行安全,同时要求牢记交通安全知识,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从小开始从我做起,坚决抵制不文明交通行为,将交通安全知识带回家里,带动家人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形成“小手拉大手”。

    活动期间,民警通过问答互动和做游戏的方式,让广大师生进一步认识到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加深了学生对交通标志的认识,并向他们演示、讲解了交通手势的作用、日常出行注意事项,让学生通过学习交通手势操,会看交通手势信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我和祖国的约定

    “我要当小组长。”“我想期末考双百。”“我要认真完成作业,成绩更高,做一个好学生,多帮助同学。”2月28日,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分校二年级8班的学生们认真地在卡片上写下了新学期的愿望,并且将自己的心愿卡张贴在黑板一角。

    当日上午,是该校开学的第一堂课。刚走进教学楼,就听到嘹亮的歌声,记者循着声音来到三年级3班的教室,全班同学整齐地坐在教室,手中挥着红艳艳的小国旗,在老师节拍的指挥下,一起高唱着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在旁边三年级7班的教室里,学生们则通过自己亲手制做的手抄报,讲述着一个个“我和祖国的约定”。采访中,该校二年级8年的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各班级都在开展不同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拿他所带的班级来说,学生们在寒假中利用空闲时间,制作了剪贴报、心愿卡以及绘画在新学期向大家展示,尤其是一些学生创作的“迎新春过大年”主题传统绘画以及《帮妈妈包饺子》等文章,他看了之后都特别感动。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培养了学生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勤学、立志、感恩、报国,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

    赛罕区锡林南路小学分校副校长李文东表示,开学第一天,学校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通过开展“新学期·新梦想”“学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我和祖国的故事”等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增强学生们爱国主义信念,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同时,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讲诚信、有担当、有责任心,在学校生活的有朝气,成绩更优秀。

    民俗文化进课堂

    “赛音西内勒布(蒙古语音译:过年好)!”2月28日一早,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热闹非凡,老师、学生、家长们身着节日盛装,按照蒙古族传统习俗进行团拜。

    教室里,家长和老师们按照辈分高低、长幼秩序围着长桌依次而坐,长桌上面摆放着奶食、糖果、干果、点心等。8时30分,拜年仪式正式开始,几名小朋友首先捧着蓝色哈达,与长辈互敬问好,然后弯腰、低头,将斟满酒的酒杯双手举过头顶,递给长辈。长辈接过酒杯,用无名指沾酒,向天、地的方向各点一下,然后在小朋友额头上抹了一下,最后将酒一饮而尽。

    除了晚辈向长辈敬酒之外,家长们还演示了不同地区蒙古族互敬鼻烟壶的礼仪。来自阿拉善盟的家长阿荣告诉记者,按照蒙古族习俗,只有结过婚的男女才可以在拜年仪式中互敬鼻烟壶,一般情况下,晚辈先掏出鼻烟壶递给长辈,长辈用右手接过鼻烟壶放下,然后把自己的鼻烟壶再递给晚辈。长辈倒出少量鼻烟闻一下,晚辈则不闻,直接将鼻烟壶双手举过头顶恭敬地奉还长辈,以示对长者的尊敬。

    “互敬鼻烟壶是问候的传统礼仪,若是同辈之间互敬鼻烟壶,彼此拿着对方的鼻烟壶闻一下,说几句类似‘鼻烟的味道很好’等赞美的话,然后再互相奉还。”阿荣对记者说。

    拜年仪式进入尾声,小朋友们唱起了歌,跳起了舞。8岁的苏叶一点不怯生,自告奋勇走到场地中央,一边手舞足蹈,一边用蒙古语唱起了歌曲《母亲》,嘹亮的歌声瞬间赢得了满堂喝彩。

    在采访中,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的老师牡丹表示,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学校以蒙古族民俗教育作为开学第一课,通过家长和老师的讲解、亲身示范蒙古族传统的拜年习俗,让孩子们了解应该怎样敬重长辈,并在实践中学习蒙古族民俗文化。文·摄影/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张巧珍温慧娟段丽萍辛永红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