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青海新闻 > 农网改造 奏响扶贫致富新篇章
  • 农网改造 奏响扶贫致富新篇章

    时间:2017-04-26 23:42:20  来源:  作者: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朵海平 通讯员 王震鹏 报道) “开办农家乐、家庭宾馆挣了18万元,村里又通了三相动力电,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要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供电公司的帮扶。”4月18日,提起易地搬迁和通电过程,青海乌兰县茶卡镇茶卡村村民曹彦虎心存感激地说。

      2016年,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在32万平方公里的海西大地,生态旅游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扶贫产业发展等“八项战役”全面打响,一曲扶贫攻坚的凯歌正在嘹亮奏响……

      2017年2月20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西宁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经第三方评估组和省级验收,海西州8个贫困市(县、行委)、119个贫困村、2580户6122名贫困人口均达到了摘帽、退出、脱贫条件,率先在全省实现脱贫清零。

      脱贫致富,电力先行。青海海西供电公司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和服务优势,全面启动精准扶贫行动,精心实施农网改造升级、产业扶贫、生态旅游涉电配套建设等扶贫攻坚工程,进一步提升农牧区电网供电能力,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供应。

      茶卡,因地处乌兰县茶卡盐湖北畔而得名,是海西州“东大门”的第一镇,有着“天空之镜”的美誉。

      2016年,海西州政府结合地方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特色农业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扶贫、产业扶贫项目,以旅游、特色产业扶贫促增收,加快脱贫进程的步伐。

      为准确掌握每个贫困村的用电需求,海西供电公司把村村通动力电作为实施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攻坚战的重要任务,选派精兵强将进村驻点,对所辖区域内的119个贫困村电网状况展开全面调查摸底,建立乡、镇、村三级联点长效沟通机制,提高项目立项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茶卡村,易地扶贫搬迁到茶卡镇,村民们依托茶卡盐湖旅游资源,围绕民族风情、特色农业做文章,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生态乡村休闲旅游地。

      “如今,村里用上了动力电,村民们发家致富热情高涨,开餐馆、种果蔬、搞养殖,仅养殖一项人均收入就达7000多元。”茶卡村第一书记说。

      据了解,2016年茶卡旅游接待人数195万人次,同比增长66.3%,跃居全省第二,仅8月8日,茶卡盐湖景区接待游客突破4万人(次),旅游收入9700万元,同比增长90.7%。

      “从扶贫产业园建设用电,到企业生产用电,全靠供电公司提前介入,开辟绿色通道,为扶贫产业园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电力保障。”4月20日,乌兰县茶卡扶贫产业示范园董事长张国辉对海西供电公司的服务速度很是感慨。

      茶卡扶贫产业示范园是海西州唯一一家扶贫产业园。为确保示范园建设的如期进行,海西供电公司积极与乌兰县政府协调沟通,提前介入,主动配合,针对园区用电需求,认真细致的做好供电的规划设计,制定了科学周密的用电方案。开辟绿色通道,缩短业扩报装流程,全程跟踪服务用电项目,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扶贫产业园区的建成,将带动当地2000多户村民致富,解决300名贫困人口就业,38个村的300户、908名贫困人口每年将通过资产收益分红,人均增收2643元,实现稳定脱贫。”乌兰县扶贫局负责人说。

      明确靶向,精准施策。海西供电公司坚持分类施策、因村因人施策、措施精准原则,先后与格尔木市、都兰县、乌兰县四个村的27户贫困户114人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结合贫困户自身脱贫想法、家庭劳力及资源状况,实施投资小、收益快的养殖项目,让贫困户自己有能力扩大再生产,做到有的放矢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并筹集资金33余万用于教育救助、村级产业扶持、大病救助、养殖启动周转等。

      “半年下来,就增加收入5000多元,多亏了你们供电公司,我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再购买几只种羊。”看着眼前,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鸡,马占鸿脸上洋溢着欢喜笑容。

      海西供电公司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为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送技能、送岗位,制定劳务、机械输出计划。紧密配合县、镇、村三级政府,确定专人与驻村干部建立长效沟通机制,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切实解决贫困村低电压、卡脖子等问题。

      2016--2017年,海西供电公司下达扶贫项目52项,总投资1.61亿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338.268千米,配变容量36.34兆伏安,0.4千伏线路552.948千米,下户线10783户,涉及贫困村64个。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