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青海新闻 > 壮丽70年看青海交通巨变――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82137公里
  • 壮丽70年看青海交通巨变――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82137公里

    时间:2019-09-21 19:20:58  来源:  作者: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 包拓业 报道) 9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与省交通运输厅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海交通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情况作通报。

    现代化公路网络逐步形成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永祥介绍,青海气候环境恶劣、地理条件复杂,大部分地区属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新中国成立之前,青海的交通十分落后,曾几何时,“行路难”、“过河难”、“运输难”成为长期制约青海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大美青海的自然风光和绚烂多彩的历史文化,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交通建设,将交通作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先手棋,先后修复和新建了青藏、青新、青康、甘青、宁张、宁临等十多条公路干线,全省交通事业初具规模。改革开放后,交通系统全面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通过放开市场、创新机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开始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近20年来,我省把“要想富、先修路”的朴素道理反复运用到实践中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大大拓展了青海发展的战略空间。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交通加快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兰西城市群”等国家重大战略,努力突破交通基础设施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制约,自我加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无私奉献,建成了一条条经济发展路、民生路、旅游路、幸福路,让青海人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迎来了“出门就有水泥路、抬脚就能上客车”的好日子,交通运输也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基本适应”再到“保障引领”的重大转变。

    王永祥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2137公里,为解放初期的174倍,公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1.4公里。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普通国省干线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

    回顾青海高速公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探索起步、东部连通阶段。1999年到2006年,从第一条高速公路——平西高速公路开展前期工作开始,到连通西宁周边及东部地区主要城镇的高速公路基本建成,青海交通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相继建成西宁周边平西、马平、西塔、宁大、平阿等主要高速公路,并建成西湟、湟倒、西互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215公里,一级公路达到175公里。二是战略西移、突破跨越阶段。2007年到2012年,从青海省启动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项目,即:西宁过境公路西段开工,到海南、海北、海西三个州和格尔木市通高速化公路,青海交通紧紧抓住国家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等历史机遇,以柴达木盆地为主战场,先后建成了柳格高速当金山经大柴旦、察尔汗至格尔木段,京藏高速倒淌河至共和、共和至茶卡段,茶卡—德令哈—大柴旦高速公路,并建成湟源至西海、湟中至贵德一级公路(高速化)。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达到1148公里。三是全面推进、持续加快阶段。2013年至今,从共玉、牙同、茶格、香花、花久等通往青南和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到全省通州高速公路基本建成,交通部门围绕“三区建设”和省委“一优两高”战略布局,建成了一批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高速公路项目。尤其是在高寒、高海拨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里程最长,也是第一条穿越多年冻土地区的高速公路—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中国第一条全盐渍土地区高速公路—察尔汗至格尔木高速公路等多个世界和全国之“最”,在“世界屋脊”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交通建设奇迹。

    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完成高速公路(含一级)建设投资近1800亿元,高速公路(含一级)通车里程达到3937公里(高速公路3328公里,一级公路609公里),基本形成以西宁为中心,连接各市(州),辐射东部周边和西部地区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生态环保成效显著

    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是我国极其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和生态屏障。为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战略,青海交通部门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理念,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全面落实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原则,编制印发《青海省绿色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青海省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指南》《加快推进青海省绿色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管理办法,全行业基本形成了责任到人、落实到位、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在新调整规划路网中,尽最大可能避开了三江源、青海湖、可可西里和祁连山等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在工程设计阶段,坚持生态选线与地形选线、地质选线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进行路线布设;在工程建设阶段,基本实现“无痕化”施工的环保目标。

    科技研发成果突出

    青海地域面积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多年冻土、盐渍土、湿陷性黄土、沙漠、沼泽等不良地质广泛分布;冻胀、崩塌、滑坡、水毁、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面对诸多难题,交通部门围绕高原公路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前瞻性关键技术研究,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2000年至2018年间,青海交通部门先后开展了《青海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合理结构的研究》《青海省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路基处置技术研究》等近40项科研项目研究。在取得的研究成果中,有7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5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8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有力

    公路交通设施快速发展的同时,与铁路、航空等运输方式融合发展,初步构建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了对外开放的水平,促进了青海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助力工业发展。高速公路规模不断增加,网络不断完善,为青海工业所需原材料及产成品运输提供了快速运输通道,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保障了青海工业的快速增长。同时,为各工业园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园区的发展。

    助力农业、畜牧业发展。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不断补齐乡村交通短板,积极推进农村公路监管常态化、养护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截止目前,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6.04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分别达到99.8%、100%,通客车率分别达到100%、97%。通过开设高速公路农产品绿色通道,对鲜活农产品实行免费政策等措施,加快了鲜活农畜产品的流通速度,加速了农业信息的流通,促进了农业、畜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化的进程。从2004年到2019年8月,全省高速公路累计通行鲜活农(畜)产品运输车813.38万辆,免收通行费4.39亿元。

    助力旅游业发展。结合全省旅游“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发展布局,加强全省国省道与相邻省份的连通能力,构建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大重要旅游线路和廊道内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力度,实现了高速公路覆盖全省所有4A级以上景点;以客运“零距离换乘”为目标,构建了“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慧智能、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网络,交通运输为“大美青海”品牌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青海旅游总人次从2006年的815万人次增长到2018年的4204.38万人次。同时,高速公路建设运营还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永祥表示,下一步,青海交通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结合“十四五”规划研究,持续构建“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联通”的路网体系,加快形成“能力充分、服务优质、衔接顺畅、公平共享、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网络,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继续发挥先行引领和服务保障作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