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内蒙古新闻 > 疏干水“再生” “水动脉”贯通
  • 疏干水“再生” “水动脉”贯通

    时间:2018-09-25 18:31:52  来源: 鄂尔多斯日报  作者:

    时间的指针行进到秋天,可在伊金霍洛旗,雏菊还在争奇斗艳,路边的草坪和街道中间的景田还是郁郁葱葱,尽管柳树、槐树、杨树正在次第浸染秋天的“油彩”,但绿色依然还是主色调……路边,那些喷射着水花、水柱的各种园林喷头,承载了很多人的疑问:水,从哪里来?

    今年以来,伊旗使出“绣花功法”,率先活用“疏干水+中水”。依据西高东低的地势,伊旗有步骤地实施疏干水综合利用环境整治示范项目,将东部煤矿经过处理达标的疏干水通过管道西输,建设“三河两湖”生态水系工程打通城市“水动脉”。据介绍,之后,他们还计划继续延伸西送“再生水”,为西部乡野正在缩减的“七湖八淖尔”补水。水流在滋润沃野草原的同时,可以依地势自流“补偿”东部,逐渐形成县域内循环一体运作的“水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建设的“紧箍咒”一紧再紧。2017年,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所有煤矿的出水口都被“封死”,疏干水不得外排。伊金霍洛旗境内可进行疏干水综合利用的煤矿共计20座,日排水量约23.3万吨,目前可利用的有7万吨。此外,城区每天都会产生约1.8万吨的中水,如何水尽其用又能惠及长远?

    伊旗决定变废为宝、引水进城,让城因水而活。以乌兰木伦河、掌岗图河、柳沟河、东红海子、西红海子“三河两湖”工程为“轴心”,通过分离市政用水和居民用水,疏干水为主,中水补充,应用水资源、水环境、水景观“三位一体”的城市水系综合治理模式,做足水循环、水利用、水经济文章,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的滨水环境和“自然氧吧”。而其背后,是对“青山绿水”的殷殷守望。

    疏干水综合利用环境整治示范项目正在不断产生“晕轮效应”,已经有11家煤矿与圣圆水务公司达成协议,加入到项目中,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全旗总体量超过18万吨的疏干水将全部利用起来。

    目前,“三河两湖”工程已经完成了水系贯通,共需铺设疏干水主管网85.2公里,各煤矿至疏干水主管网共36.7公里,疏干水水系又接通了中水管网。项目建成后,伊旗新增水域面积197万平方米,人均新增水域面积13平方米,中心城区水域面积可达1940万平方米。而阿镇城区园林养护面积已达67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8.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94.8平方米,是国际大都市伦敦的人均26平方米的近4倍。平均每天用于园林灌溉的水量为5万吨,其中30%左右为城市中水,70%左右为煤矿疏干水,中水和疏干水一道沿着“毛细血管”延伸到大大小小的“绿带”下,为城市“加湿器”提供原液。

    疏干水和中水利用不仅激活了城市水生态,还大幅降低了城市绿化成本。粗略算来,仅用水成本一项,伊旗每年可降低2552万元。先进的喷灌喷头使得设施成本也同步降低,年节省灌溉费用1631万元。园林绿化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各类植物年均生长量普遍提高50%以上,这又为采购种苗省下了一笔钱。

    以“再生水”作子,伊旗下活了一盘棋,生态绿化、优化环境、创新服务、推动旅游业、拉动内生力等等,都是通往高质量发展的“棋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