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 送福气展风貌 邕宁蒲庙花婆节与民同乐(图)
  • 送福气展风貌 邕宁蒲庙花婆节与民同乐(图)

    时间:2017-04-10 20:26:50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

    送福气展风貌 邕宁蒲庙花婆节与民同乐(图)

    花婆粥寓意着多福多寿,吸引大量当地居民和游客前来品尝。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吴海泉摄

    送福气展风貌 邕宁蒲庙花婆节与民同乐(图)
    水上婚礼的展示,体现了蒲庙人民依水而居、繁衍生息。广西新闻网实习生 吴海泉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4月9日讯(记者陈思羽 实习生吴海泉)“花婆粥,滚碌碌。慢慢食,都有福......食了花婆粥,一生都有福!”4月8日,农历三月十二的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载歌载舞。2017邕宁顶蛳山文化旅游年――蒲庙花婆节暨蒲庙建圩286周年纪念活动在邕宁区拉开帷幕,其中的祈福仪式及花婆派粥送福、民族吉祥祈福祭祀活动、花婆民俗巡游等活动引爆了市民眼球。此次活动吸引了两万多人参与,许多人自发前来观赏。

    这样的花婆粥你喝过吗?

    在蒲庙镇花婆节这一天,自家的早餐可以不吃,但一定得去五圣宫领取一碗粥喝。这是当地居民的心声,也是他们多年来坚守的习惯。

    当天,天微微放晴,五圣宫里就开始香烟缭绕,许多人开始赶来虔诚祈福,上香、鞠躬、许愿,聆听大师在神灵像前的呢喃。而门口的“花婆施粥”则与宫里相得益彰,成为一处独特的景象。待到早上八九点,宫外早已挤满了前来祭祀和喝粥的人,熙熙攘攘的五圣宫门外人气十足!在五象宫右侧的施粥处,两位“花婆”熟练地把粥舀到碗里,三四个穿着有漂亮壮锦图案服装的女子手把手派粥。在施粥处不远处,工作人员不断送来一车车刚熬好的“花婆粥”。

    记者看到,在施粥处往外延伸的两条队伍排到了蒲津书院门外,足有十几米长。老人携着孩子、夫妻两双手紧扣、大爷独自一人领着饭碗在排队。人群中,不时有人翘首观望施粥处。几位老人领到粥后,其乐融融地围在一起地品尝着,他们用本地白话赞口不绝――“好喝!”

    据了解,花婆粥是当地居民拿出自家的米来熬成的,第四代花婆传承人张月珍接受采访时表示,“花婆施粥”是集百家米、祈千家福,给大家带来福气。

    民俗巡游嗨爆全场

    “咚”“咚”“咚”,鼓声和着伴奏的声音响彻蒲庙街道,十点左右的蒲庙,道路的两旁人山人海、喧声鼎沸。

    鞭炮的声音刚刚落下,“蒲庙花婆节 庆祝蒲庙建圩286年”的巨大横幅便出现在了蒲庙街道上,民俗巡游正式开场!巡游队伍一支支昂首阔步、满面春风地走向蒲庙街道。

    红灯笼、滚铁球、绣球舞,腰鼓舞......瞬间把蒲庙街道缀满红色喜庆海洋,人们欢声笑语,追随着表演队伍而去,拍照、打招呼、赞美、同游。

    划船儿、挑喜担、水上婚礼与民歌相呼应,传统与贴地气的蒲庙婚礼展示引得游者拍照留念。婚桥外,新郎新娘笑容甜蜜,媒婆站在其一侧。新郎穿着红色大马褂,胸前别着红绣球,头戴一顶黑色帽子,精神抖擞,喜气满溢全脸。“我们没有经过排练就开始巡游,家里人都来看我们,很热闹也很开心。”扮演媒婆的张婆婆说。

    巡游队伍里的八音壮鼓的一声响,把蒲庙大地神采焕发的风貌一览无余的展现了出来。记者看到,鼓声敲响的工具不是鼓槌,而是一些司空见惯的工具:“八音壮鼓的声音由当地居民农忙时用的锄头、铁锹等农具敲打而成的。”张月珍对此解释道。

    在巡游队伍前方,“花婆送福”车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手捧两束花的“花婆”半坐着,在其左右两侧分别悬空站着童男童女,男孩拿着莲花灯,女孩则一手花婆粥碗,一手福字扇。“巡游很热闹,我们看的很开心,这个活动有利于发扬本地文化、丰富人民生活。”从西乡塘区赶来的谢阿姨第一次来看花婆节,带着小孩观赏了这次花婆节巡游。

    据悉,参加巡游的项目的有:春牛队、八音壮鼓、花婆送福飘色彩车、纳福喜炮方块队、龙狮队、水上婚礼、水上民歌、八尺江米食、壮族婚礼八音展示、红灯笼队、功夫扇队、壮族绣球队、腰鼓队等二十二个参加巡游的项目。

    立足蒲庙,传承与走出去并存

    载歌载舞的蒲庙人民,传承着当地民俗文化的精髓。而花婆节活动的完美举行,离不开美术大师梁红针对当地民俗文化因素的设计,也更离不开蒲庙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景的向往。

    “花婆节的举行,也为明年园博园的举办打下基础。同时,这对于发扬蒲庙花婆精神、展示蒲庙民俗文化、推动本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民族团结的融合也有着同样的意义”蒲庙镇镇长农运赶表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