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 那盏照亮我生命的煤油灯
  • 那盏照亮我生命的煤油灯

    时间:2019-08-31 18:54:19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那盏照亮我生命的煤油灯

    唐宁远

    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深藏一盏温馨的煤油灯,那一盏昏暗、简陋的煤油灯,照亮了山村的黑夜,也照亮了我宽广的人生路,煤油灯传递着父母兄弟的深情厚爱,温暖了那段苦涩的岁月,赋予我前行的力量。

    我的故乡在桂北一个叫上东岭村的地方。在儿时的记忆里,村里大约60多户人家,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但偏僻闭塞、交通不便、没有通水通电。那时,电灯对于边远农村是遥不可及的梦,山村的夜晚几乎都是靠一盏盏“灯光如豆”的煤油灯来照亮的。父老乡亲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取暖靠火、吃水靠挑”的清苦生活,日子虽紧巴,却乐观豁达地坚守着贫瘠的家园,一如村前的那条湘江缓缓流淌,宁静而祥和。

    入夜,皎洁的月光倾泻在广袤大地上。此时,家家户户划上一根火柴,点亮了煤油灯,欢快跳动着的小火苗,散发着美丽而温馨的色彩。乡亲们在一天的劳作收工后,各自准备着自家的晚餐,这家辣椒鱼仔,那家南瓜豆角……一家老小围坐在桌子前,虽然粗茶淡饭,却吃得香甜可口。饭后,我们便开始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作业、看书,有时靠煤油灯太近,头发“哧啦”一下烧焦了才回过神来。人与灯、与书、与寂静相伴,灵魂变得饱满充盈。当读到于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以及陆游“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等诗句时,常能引起我深深的共鸣。有时我们借着煤油灯的光芒,用稚嫩的小手摆出各种手势投映在墙壁上,像电影里的皮影戏,让劳累一天的父母也露出开心的笑容,整个屋子洋溢着幸福与欢欣。

    勤劳、聪慧的母亲除了做家务外,还要为我们缝补衣物,一忙就是半夜。有时,母亲讲《三国演义》《水浒传》,讲民间传说和名人求学报国的故事,将我们带入一个神奇世界。我发现,灯光下的母亲那么美丽,连一向严肃的父亲,也会微笑地望着我们呢!现在想来,我今生能与文学结缘,是与儿时在煤油灯下母亲最初的文学熏陶分不开的。

    我的童年生活尽管物质很贫乏,但内心感受到的却是极度的温暖。6岁那年,我突发疾病,高烧不退浑身乏力,父亲远在他乡,家里只有母亲和兄弟几个。当天深夜陪在我身边的大哥突然大喊起来:“哎呀!妈妈,弟弟的喉咙好红!”母亲拿着煤油灯凑近我嘴巴一看,“马上送县医院去,你们兄弟相互照顾好。”母亲说完就让我手提煤油灯,背起我就直奔6公里外的庙头火车站。当时,家乡只有一条狭小山路与外界相通,无法通车,出门全靠步行。漆黑的深夜,群山静默,大地无语,偶有几声鸟叫蛙鸣,更显山路的寂静与阴森。“孩子,别怕,我们会挺过去的。”母亲安慰我。刚开始母亲脚步较快,后面体力明显不支,气喘吁吁地坚持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滴落在我的手上,每走一步都显得无比沉重。我心中无比自责与惭愧。

    等我们坐上火车赶到县医院已是凌晨3点。“再晚些来孩子就没有救了。”医生对母亲说。父亲闻讯赶来说:“你命大,是你妈把你从死神手上夺了回来。”母亲把永不言弃写进我的人生序言,将坚韧不拔融入我的血液,在我心中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多年后,当老师讲授冰心《小桔灯》一文时,我的眼前晃动的并非是那只散发着朦胧桔黄色的小桔灯,而是一盏照亮我生命的小煤油灯。

    “知识改变命运”“嚼得菜根百事可为”,这是上东岭村几代人的共识。耕读传家、走出大山、施展抱负深深地刻在我们的骨子里。煤油灯跳跃的光亮,好似闪烁着父母期待的目光,让我们手不释卷、笔耕不辍,不敢有丝毫懈怠。上世纪80年代,我大哥成为小山村自恢复高考以来第一个考出去的大学生。榜样激发力量,大人们含辛茹苦供子女上学,孩子们则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苦苦攻读。改革开放40年间,260多人的小山村相继考出了41名大中专学生,实现了人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华丽转身。

    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贫困小山村旧貌换新颜,煤油灯早已被电灯取代,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如今无论我走到哪里,走多远,我都忘不了煤油灯给予的温暖与光明,它成为我生命中的一盏心灯,永远在心中燃烧,照亮人生旅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