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 方寸之间铸重器 以身报国追光明――追记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院士
  • 方寸之间铸重器 以身报国追光明――追记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院士

    时间:2019-09-14 20:45:47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方寸之间铸重器 以身报国追光明

    ――追记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高伯龙院士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梁莹通讯员贾朝星

    两张纸片、一组数据,他凭着一股倔劲苦心钻研,使我国成为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为我军航母、导弹、潜艇等大国重器安上了自主导航的“中国芯”。

    埋头在一间小小的科研室里,历经40多年艰辛跋涉,他将人生座标像激光陀螺那样精准锁定,干着惊天动地的事,却甘于做隐姓埋名之人。

    他叫高伯龙,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真正的爱国应该是把自己的前途与国家的利益密切结合。”国家需要之时,这位从广西走出去的科学家,选择把小我融入大我,将自己的人生锚定在战场。功成名就之时,他仍默默坚守、不懈攀登,用毕生的精力去追寻科学之光、强军之光。

    潜心磨砺,为国为民铸造“重器”

    1。2。208。20。42。2017。89。

    1971年,两张写着一串数据的“小纸片”送到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前身)。当时,只有极少部分人知道,这两张纸片来自钱学森,上面写着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的大致原理。

    激光陀螺,又叫环形激光器,是衡量一个国家光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能让导弹、飞机、舰船、陆用战车等武器拥有“火眼金睛”,可以说是国家和民族的“重器”。

    1960年,美国率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导航技术革命。我国由于在国际上遭受技术封锁,研发进展并不顺利,核心技术迟迟未能取得突破。上世纪70年代,全国十几家研发单位最终被迫放弃。

    也正是这时,1975年,高伯龙迎来了人生转折点――离开讲台,分派到学校的304激光研究室,研究方向恰是激光陀螺。

    那一年,高伯龙47岁。1951年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54年选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担任教师的高伯龙,在此之前兴趣一直都在理论物理领域。放弃挚爱的特长,对于这位曾经被同窗杨士莪和何祚庥称作“天才”的物理系高材生来说是最为痛苦而艰难的。

    祖籍广西岑溪,在南宁出生的高伯龙,从小受到父亲熏陶,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经历坎坷求学之路,更让他坚定了科学救国、科技强国的信念。所以,当看到激光陀螺领域举步维艰时,他感受到了自己内心迸发出的爱国之光。

    重任还是落到了高伯龙肩上。学校迅速成立课题组,开始了激光陀螺研制。如何破解激光陀螺的“密码”?“自己去琢磨,去研究,去创新。”凭借着极其深厚的数理功底,高伯龙反推出激光陀螺的若干关键理论认识和结论,提出了我国独有、完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借鉴的四频差动陀螺研制方案。

    激光陀螺研制不仅集成了光、机、电、算等众多高技术,更涉及超高精度抛光、极低损耗镀膜等尖端工艺,这项研究简直比登天还难。没有实验室和设备,高伯龙就在临时改造的废旧食堂里,用废旧仪器上拆下的零件做加工;听说大理石膨胀率低,年过半百的高伯龙推着板车就去了建筑工地,一车车的大理石废料成了他“淬火”的材料。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在研制过程中,美国3家公司的这一项目纷纷下马。面对质疑和压力,倔强的高伯龙选择相信自己的理论和运算,坚持原先技术方案。

    1993年,团队迎来最为艰难的时刻,要攻破激光陀螺研究中最难的“命根”――极高反射率和极高透过率的光学薄膜。国防科技大学实验师李晓红还记得,为了能够节省时间,高伯龙每天天还没亮就来到那间小小的实验室,直到凌晨才离开。那一年,高伯龙瘦了近15公斤。

    最终,中国第一台环形激光器工程样机,在1994年诞生!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和法国之后,第四个能够独立研制激光陀螺的国家。

    下一页第[1][2][3]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