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 广西水果的登顶之路
  • 广西水果的登顶之路

    时间:2019-09-18 18:28:55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陈静通讯员陆小平李秀琴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广西水果产业贡献了一份厚礼――以1790万吨的总量雄踞全国榜首,分别比随后的两省区多112万吨和224万吨。与此同时,广西柑橘、芒果、柿子、火龙果、百香果也分别以836万吨、64万吨、100万吨、24万吨和22万吨位列全国第一。

    全国水果首席专家邓秀新院士断言,未来几年,广西仍将是全国柑橘等水果的龙头。

    广西水果部门负责人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广西水果产量一直停留在全国第五的位置上。从2016年开始,广西水果产业实现蝶变,三年迈出四大步,产量以每年新增100万吨的速度,从第五跃升第一。然而,登顶之路却绝非一蹴而就。

    “优果工程”夯实台阶

    自治区水果总站的文献记载,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我区兴起种果热,却饱受广种薄收困扰。2003年,我区启动了以“良种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为主题的“优果工程”。2009年,又开展了以“产业集群化、质量品牌化、加工精深化、功能多样化”为特征的“优果工程升级行动”。农业部门推出香蕉、柑橘、葡萄产业升级行动和芒果、火龙果专题发展方案,带来了一波波发展高潮。从2009年开始,广西水果产量连创新高,2012年总产量达1031万吨,2015年达1370万吨。

    武鸣区水果部门一名资深干部认为,该区水果以总产量112万吨雄居全区第一,与自上而下发起的“优果工程”等系列行动密不可分。

    “优果工程”系列行动带来了政策倾斜和品种技术革新,也促进了资本注入和土地流转。“武鸣、隆安数以百计的标准化果园就是此时涌现的。”南宁市水果部门一名资深干部回顾。

    统计数据表明,从1995年以来,全区水果产量从250万吨上升到350万吨用了3年,从350万吨上升到450万吨用了5年。实施“优果工程”后,平均每两年增加100万吨。2015年,虽然水果产量仍排在全国第五,但与前列的差距大幅缩小。其中,总产量与首位的差距从644万吨缩小到333万吨,柑橘产量与前一位的差距从20.6万吨缩小到1.3万吨,而柿子、火龙果等已悄然登顶。

    特色路径差异竞争

    2015年,面对市场饱和,广西启动特色果业提升行动,提出了“产业特色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思路,凸显差异化竞争。

    桂林是广西柑橘的传统产区,然而长期以来类同北方的中熟温州柑让果农多次吃了滞销的苦头,十年前甚至曾有让葡萄取代的势头。然而,春熟柑橘的走俏让桂林果农找到了发展新路子。

    无独有偶,武鸣区则利用桂南特有的“春旱”天气发展优质沃柑。短短几年,广西两大春熟柑橘分别发展到400多万亩和100多万亩,占据广西柑橘总量的70%。

    素有岭南佳果之称的荔枝、龙眼、芒果则围绕优质目标,通过高接换种全面脱胎换骨。其中荔枝用优质的桂味、妃子笑、鸡嘴荔、仙进奉等换掉近一半的“大路货”品种,芒果用金煌芒、水英达、贵妃芒、桂七等替换原来的土芒果和过多的台农1号。龙眼则改变原来石硖过多的局面,注重向桂明一号、储良等晚熟种方向发展。据统计,近年来通过高接换种,全区累计改造旧果园200多万亩,使各类南亚热带水果熟期结构接近3∶5∶2的合理目标。

    与品种改良相呼应的是,一些条件好的果园则瞄准淡季上市,进行产期调节种植。由自治区农科院和水果总站研发推广的葡萄一年两收技术,一度使冬葡萄卖到每公斤50多元。南宁市许多火龙果场利用补光技术生产冬熟火龙果,抢在春季期间上市,售价每公斤20多元,价格翻倍。

    自治区水果总站专家介绍,广西水果已实现柑橘、香蕉两大优势水果唱主角,荔枝、龙眼、芒果、柿子、李子、早熟葡萄六大特色水果作支撑,火龙果、百香果、大青枣、莲雾等一批优稀水果作补充的多样化发展格局,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呈现周年有果、均衡应市的良好态势。

    下一页第[1][2]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