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 南宁海关连续监测到7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 南宁海关连续监测到7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时间:2019-07-01 20:25:17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

    广西新闻网南宁6月28日讯(记者黎莹莹 通讯员韦万春 黎湘娟)6月27日据南宁海关通报,该关所属广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南宁海关口岸门诊部)连续监测到7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其中来自柬埔寨4例、老挝2例、越南1例。这是该中心自2013年以来监测到数量比较集中的输入性蚊媒传染病疫情。

    这7例病例均为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海关在入境航班查验中发现,其中4月10日,该机场海关对越南胡志明市飞往南宁的入境航班中发现一名发热旅客并确诊和成功处置,为广西口岸今年首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随后,分别在6月14日至6月26日,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飞往南宁的航班以及万象飞往南宁的航班发现6名有症状的旅客。以上7名入境旅客均出现发热、寒战、皮疹、肌肉酸痛等症状,并表明在越南、柬埔寨、老挝期间均有蚊虫叮咬史。海关关员现场快速检测结果为登革病毒抗体(+),并当即将血液样品送广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南宁海关口岸门诊部)作进一步检测,经该中心的国家热带病监测重点实验室检测,7名旅客血液样本的登革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确诊为输入性登革热病例,该中心及时引导患者前往当地医院进行诊治。

    据广西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南宁海关口岸门诊部)主任吴文旺介绍,登革热是通过携带登革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播给人类,随着天气炎热,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而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毗邻,登革热等热带病传入的风险加大。其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患者感染后,会出现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等特征性的症状。登革热传播速度快,目前无特异性的治疗药物,少数病例可出现出血、休克等严重现象,甚至导致死亡。

    南宁海关卫生检疫处处长谭勇说,为防止登革热疫情通过口岸扩散蔓延,保障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南宁海关结合广西口岸特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口岸登革热疫情防控。一是加强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加强对疫情发生地区重点人群的卫生检疫查验,严格执行口岸出入境旅客体温监测、健康申报和医学巡查制度,对申报或现场发现的蚊媒传染病染疫人和染疫嫌疑人,将按规定程序认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现场快速检测,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二是加强出入境交通工具、货物的检疫查验和卫生处理工作,对来自疫区的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集装箱、货物、行李、邮包进行严格的检疫查验,一经发现有蚊虫的,立即进行灭蚊处理。三是加强口岸蚊媒监测和控制,完善辖区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网络,实施口岸登革热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监测;对口岸周边环境的卫生状况实施全面监督,督促口岸运营单位落实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对口岸办公场所、码头、货场、仓库等场所进行防蚊灭蚊工作,清除蚊虫孳生地,降低蚊虫密度。四是加强与地方卫生计生部门、口岸相关单位等的沟通协调,强化联防联控。同时开展登革热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出入境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指导出入境人员在境外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为切实防止出入境人员在国际旅行时感染登革热,南宁海关提醒广大市民,出境旅行前,可到当地海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医学咨询,了解目的地登革热等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购买蚊虫驱避剂进行预防蚊虫叮咬;在境外采取有效的预防蚊虫叮咬措施,如穿着长袖衣、长裤,减少皮肤外露,或在外露的皮肤涂抹驱蚊剂,住宿在有防蚊设施的旅馆等,如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皮疹等不适,应尽快就诊;旅行回国入境时,如出现上述不适,应主动向入境口岸海关进行健康申报,并配合相应医学检查,入境回国后两周内出现上述不适,应立即到当地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咨询、检测,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