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实现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实现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

    时间:2019-05-30 19:17:48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实现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

    学生正在山东工业职业学院・京东校园实训中心模拟实习。

       广西新闻网山东5月30日讯(记者 李海林)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由“量到质”转变,企业需要与高技术含量和智能要求相适应的高规格技术技能人才。如让学校专业设置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成为很多学校都在思考的问题。28日下午,2019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山东教育采风活动走进山东工业职业学院,看他们如何在职业教育领域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填补技术技能人才空缺。

      竞争上岗 设专业先“问”企业

      “我们的专业布局围着市场转,建立‘专业-产业联动,评价-调整互动’专业调整机制。”学院教务处孔凡杰向记者介绍到。围绕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钢铁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发展需求,该校聚焦专业方向,实施专业与产业联动、评价与调整互动的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机制,从职业教育“产业链-专业集群”对接入手,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健全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近三年,我们增设了新材料、机器人、物联网等新兴专业,市场反应好,学生就业也很好”。

      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赵红军讲到,“我们的专业就是要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敢做加法,更要敢做减法。”记者了解到,学院每年都按照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对现有专业进行绩效评价,撤销招生、教学质量项目、就业率等指标低的专业,合并调整培养目标相近和同质化明显的专业。

      作为学院的拳头专业―冶金技术也经历过“被砍-重生”的历程。“2008年以前,钢铁形势大好,企业用人需求量大,往往是整班、整专业的学生被企业‘订走’,”时任冶金系的团总支副书记张蕾说,“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使得钢铁行业遇到严冬,企业用人需求呈断崖式下降。2012年,仅仅有1个班,不到60人”。为应对“危机”,学院深入分析当时的钢铁行业形势,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提出要设置对接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绿色冶金”专业。通过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改革,使得老专业焕发了新活力,特色专业再次回到了“好招生、优就业”的健康发展道路。

      近几年,学院密切对接产业需求,建立了以绿色钢铁生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工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为技术支撑,工业应用信息技术、工业财贸服务专业群为生产性服务,全面对接绿色冶金生产链的9个专业群,作为重点建设专业群,形成了“一流专业引领、品牌专业带动、其他专业联动发展”的专业格局,打造引领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流专业群,整体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



    下一页第[1][2][3]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