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广西新闻 > 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转型发展见闻
  • 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转型发展见闻

    时间:2017-04-18 23:24:14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

    工业园区内,多个钢铁企业偃旗息鼓,热火朝天炼钢忙的画面难再寻;

    信都大道旁,千辆满载货物的重型大卡车往来穿梭的壮举成为记忆;

    生产报表上,一季度以后的钢铁产量产值由以前的一路高歌开始转向跌跌不休……

    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席卷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全国钢铁行业去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取缔“地条钢”,贺州的“钢铁老大“面临严峻考验。

    没有了钢铁,这个年贡献税收超亿元的工业园区还行不行?许多人都发出这样的质疑。

    4月12日,记者一行来到示范区,看项目,下工地,进车间,察企业,亲身感受这里转型发展的火热氛围,终于找到了答案。

    彷徨,“四大金钢”一夜之间政策性停产

    2017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也是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攻坚之年。

    1月10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7年理事(扩大)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会上斩钉截铁地表示:“6月30日前全部清除‘地条钢’,目前12个督导组已经抵达全国各地。”

    3月6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在全区取缔“地条钢”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确保全覆盖不留死角,按时按质完成取缔‘地条钢’目标任务。”

    今年3月17日,我市召开整治“地条钢”工作会议,市长林冠强调:“要采取果断措施,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坚决取缔‘地条钢’。”

    全市钢铁企业的寒冬,说来就来。

    压力最大的无疑是粤桂产业合作示范区。2016年,仅4家钢铁企业的工业产值102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1.1%,缴纳各种税费超亿元,是支撑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骨干力量。去产能,这里承担着全市钢铁行业4/5的减压任务。

    示范区管委会主任黄明勇告诉记者,按照中央、自治区相关文件要求,示范区范围内4家钢铁企业利用中频感应炉短流程炼钢生产的直条、螺纹钢产品,属于中央去产能范围,须关停或转型。目前,示范区4家钢铁企业处于停产状态。

    钢铁企业的停产,不仅影响了全市的GDP,在民生方面,还影响了当地的就业。曾几何时,每天上千辆满载钢材的大货车日夜不停地驰骋于信都大道上,成为当地独有的一道风景线。如今,因受到钢铁企业停产的影响,物流在一夜之间就萎缩了下来。

    钢铁产业何去何从?工业园区出路何在?示范区的每一个人的脑海,都萦绕着同一片阴云。

    振奋,贺州园区发展的春天如约而至

    在跨越寒冬的路上,示范区选择了坚强。

    “国家对钢铁产业进行政策性调整,对示范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合法的生产设备及资源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改造,再造一个富有持续竞争力的新园区!”黄明勇告诉记者说。

    示范区采取了分两步走的策略:一是转,对原有钢铁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继续做大存量;二是补,引进新的产业代替不符合新要求的钢铁产业,把产能补回来,继续做大增量。

    就在示范区上下埋头苦干抓“转”“补”的时候,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全市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传来,市委明确提出:把2017年定为园区建设年;树牢发展导向,坚决把庸懒散的干部从园区调整下来,把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从机关选拔到项目一线重点培养锻炼;列出工作清单,倒排工程工期,全速推进项目建设。

    贺州园区发展的春天来了!示范区的干部职工仿佛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全身充满了磅礴力量!

    4月12日,占地2400多亩、投资40多亿元的生态陶瓷项目施工现场尘土飞扬,30台挖掘机、推土机轮番作业,争分夺秒挖泥推土;18辆泥头车一字排开,源源不断地把泥土运走。

    “多的时候,每天有几十辆泥头车运土,一天能运2万土方!”广西纯一陶瓷有限公司工程部有关负责人潘永源告诉记者说,该项目去年3月开始平整土地,目前已完成80%,今年6月可以打桩建厂房,计划年底试投产。

    在示范区的另一端,贺州鹏达不锈钢金属有限公司正在对年产5000吨角钢工程生产线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淘汰拆除落后生产设备,依法生产不锈钢铸造件。公司黄伟鹏告诉记者,下一步,他们将与湖南鑫华特种钢制造有限公司等铸造企业合作,建设年产9.5万吨铸造件生产线,达产后年产值达20亿元。

    挺进建材项目二期工程也正热火朝天建设,公司老总吴远生告诉记者,目前已投资5亿多元,完成6条生产线建设,计划2018年完成全部10条生产线建设后,产值超10亿元。

    与此同时,桂鑫、科信达、贵丰、榕信等4家钢铁企业也迅速行动起来,依法利用电弧炉进行生产或依法购买钢坯恢复部分产能,并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做强做大企业。

    示范区还规划5000亩工业用地,用于钢铁产业优化升级。重点引进生产矿山机械及零配件产业、铸件机械、粉体机械,积极发展生产圆锥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等工程机械配件产品,大力发展选矿设备、双曲波摇床、液压径向跳汰机等产品,配套建设电机生产、变压器生产等机械制造类产业,满足贺州市“两个千亿元产业”的机械装备配套需求。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的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黄明勇的话语中充满了兴奋。



    下一页第[1][2]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